本网讯:今年以来,兴隆庄镇把加快民生事业发展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让百姓得实惠”宗旨,积极打造民生服务“五条链”,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营造安民稳心的良好氛围。
打造“连心链”查民情。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身子俯下去、步子迈出去、效能提上去”的要求,持续深化党员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立足镇情实际,全面推行农户包保“一条线”、问题处结“两公示”、矛盾化解“三步走”的“123”工作法,形成了逐级反馈、上下联动的问题处理机制,有力确保了民情民意 “上得来”,办理答复“下得去”。截至目前,镇党员干部已严格按照宣传工作、包保入户、督导检查“三个全覆盖”的要求,与全镇3000余户、1万余名村民结成了联户对子,发放连心卡3500张,填写社情民意调查表4000余份,收集整理群众意见600余条,办结率超过95%,基本实现了民生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打造“服务链”解民忧。充分利用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现有平台,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整合民政劳保、综治信访、涉农服务等服务窗口进驻大厅,实现“一站式”办公,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全镇40个村全面推行了“民生代办员”制度,广泛建立起“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找民生代办员”的为民服务新机制,将来信来访、党员服务、新农合报销、农村低保待遇审批等26个民生项目纳入了“民生代办员”工作范围,为踏实走好“最后一公里”,逐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夯实了基础。
打造“创业链”帮民富。针对民意聚焦的“就业难”问题,组织镇域内5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截至目前,已有28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捧起了“饭碗”,实现了“民企双赢”。坚持“以创促就”,充分利用聚鑫源、农业大世界两家济宁市级创业服务基地,吸引了有创业热情的小微企业、商户、大学生创业团队150余家到基地灵活创业。充分发挥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扶持功效,助推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创业,今年先后为10户符合贷款条件的创业者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贷款30余万元;扶持残疾人成功创业1例,群众致富通路不断拉长拓宽。
打造“文化链”予民乐。围绕“文化立镇”方略,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镇矿共同出资90余万元兴建了千米文化长廊,村村建起了“文明一条街”,农村文化阵地内涵进一步丰富。道沟、王楼等村建成了百姓文化大舞台,成为开展“一村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的有力载体。投资2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农家书屋24个,购置各类图书15000余册、报刊杂志300余种,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得到解决。建成村级健身广场55处,配置各类健身器材450余件,切实保障了镇村群众休闲有去处,娱乐有地方。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引导和发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努力扩大农民体育健身覆盖面,目前已组建腰鼓队、广场舞团等各类文体队伍12支,队员800余人,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进一步丰富。
打造“平安链”保民安。始终保持打黑除恶高压态势,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广拓渠道,深挖案源,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究一起、绝不姑息。2014年上半年,共立案查处3件,结案3件,有力保障了全镇大局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配合和支持打击各类治安刑事犯罪活动,倾力打造联防联治的防控网络,积极推广“电子民安”、“警铃入户,十户联防”工程,建成“平安村庄”、“平安社区”35个,群众安保队伍40支,电子监控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力促进了社会安定和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