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王淑芳从兖州火车站光荣退休了。在车站兼任女工主任的她,一下子闲下来还真有些不适应。那段日子,白天老公和孩子都上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天她到九州广场遛弯,碰上了比她早退休的几个老姐妹,大家见了面就打开了话匣子。这个说家里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剩下自己成天在家看电视,那个说我同老母亲住在一起倒是怪忙,成天在厨房里忙三顿饭……你一言我一语,都是诉说退休后的寂寞烦恼。王淑芳对姐妹们说:这可不成,现在咱们不愁吃不愁穿,有时间有身体,应该快快乐乐地生活。有个姐妹说:我们要像你就好了,能弹琴、会唱歌,生活自然会多些快乐。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晚,王淑芳翻来覆去地想,自己从小受父亲熏陶,爱好曲艺,会拉二胡、吹笛子、编演快板剧。入路后,先后在泰安工务段、兖州站、兖州车务段工作,都是单位文艺骨干,现在退休有时间了,应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一个老年小乐队,既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又给姐妹们增加生活的乐趣。想好就干,第二天她就打电话约了四、五个退休姐妹到家来商量,姐妹们说:早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人组织,这可好,你来当队长,我们把乐队组织起来。就这样她和姐妹们一拍即合,很快组织了9名喜欢文艺的退休职工。人有了还缺乐器。王淑芳主动找单位工会和退管办领导汇报,请求支持。听了她的想法,段工会大力支持,为她们配备了乐器,并安排在段老年活动室练习,由此王淑芳组建起了老年小乐队,她也当仁不让地担任了队长。凭借着自己的音乐基础,王淑芳认真准备,耐心地教姐妹们,大家认真仔细地学,一遍一遍反复练。虽然在学练中姐妹们吃了不少苦,可渐渐地也享受到演奏乐曲的快乐。别看练习演奏只是自娱自乐,可她们的认真劲不亚于专业学校的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姐妹们就学会演奏《欢迎进行曲》、《欢乐颂》两支乐曲,这大大激发起她们学练演奏的积极性。从此,每天退休姐妹在一起传出的是阵阵欢歌笑语和优美的乐曲。
时光如梭,到2007年国庆节时王淑芳和9个姐妹已经勤学苦练了半年。她们参加了段工会举办的的国庆联欢会,没想到乐队第一次在舞台亮相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队员们演奏的激昂欢快的乐曲,加上她们饱满欢快的神情,一下子打动了台下的观众。大家羡慕地说:看看人家这精神头,哪像是退休的人。联欢会结束后,单位领导对王淑芳她们说:没想到你们老同志演奏得这么好!以后乐队可以再扩大啊。随后的几天里,姐妹们可高兴了,因为她们不断收到老同事夸赞的电话,有些能歌善舞的老同志还想参加乐队。看到这种情况,王淑芳和姐妹们商量说:既然老同志有要求,领导又支持,我们应该扩大队伍成立老年艺术团。姐妹们一致赞成她的意见。王淑芳她们很快组织选拔了一批身体好、喜爱文艺的退休老同志,队伍一下发展到近40人。
王淑芳又担起了团长的重任,懂音乐、善组织的她根据每人的特长分了军乐、民乐、合唱和舞蹈四个队,把老年艺术团的架子支了起来。这时王淑芳给老年艺术团定了新目标,不仅自娱自乐,还要能登台演出给离退休老同志传播欢乐。王淑芳深感自身的才艺已经不能适应艺术团发展的要求,她积极联系兖州市老年大学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老年艺术团已能演奏6支军乐曲和2支民乐曲,他们代表兖州铁路地区退休女工参加了路局“三八”文艺汇演,并获得优秀奖。此后,王淑芳带领这支老年文艺队伍开始活跃在兖州市的地方和铁路节庆舞台上,用音乐歌声和舞蹈歌颂老同志新生活、展示老同志新风采,向老同志传播欢乐。
凭借这份执着,王淑芳对艺术团倾注了大量。排练时她是编剧、导演加演员,每个节目从编创、排练到成功演出,都包涵着她的辛勤汗水。演出时她是领队、演员加场务,每台节目她都提前到场布置舞台、贴挂横幅、查看电源音响,演出中她精神饱满、一丝不苟,演出后她又组织搬运乐器、清扫场地。队员们都说:正是王团长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我们老年艺术团才成为兖州市响当当的一流老年文艺队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