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泗水县委、泗水县政府下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泗水县对外开放,提升利用外资规模水平,培育和壮大对外贸易主体,拓展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打造泗水经济升级版,推动泗水县经济后发快进。
意见指出,泗水县将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力争到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0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亿美元,年均增长10.8%以上;优势企业境外投资实现突破,每年至少完成1个境外投资项目;开发区每年至少开工建设一个投资额5亿元或外资额2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比2012年翻两番。
意见强调,突出重点招商区域,完善招商联络网络,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驻点招商机构,实行驻点招商,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政府驻外办事处、驻京中央大企业的联系,深入开展“敲名门、招大商”活动。充分借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效益。加大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进其增资扩股延伸做强产业链,鼓励外商投资企业采用境外股东借款方式利用境外资金,积极引导现有龙头企业拿出优势产业、资源和股权同国内外500强企业合资合作。进一步提升食品饮料、机械、造纸、建材、医药、包装彩印等支柱产业利用外资规模。深化技术改造和产业链整合,突出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推进支柱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产品高档化、产业高端化。通过梳理一批符合泗水县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境内外知名展会,建立定期的重点展会信息发布机制。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支持各类企业取得外贸经营权,组织参加和举办国际市场开拓培训班,帮助已备案尚未开展出口业务的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尽快开展国际贸易,实现从供货向直接出口转变。充分发挥出口退税等政策作用,大力提高泗水县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医药保健产品出口实现突破。积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加强新产品研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出口结构,推进外贸转型升级。
意见要求,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多渠道搭建企业对外投资服务平台,组织意向企业到境外考察,通过境外投资赢得发展新机遇、拓展发展新空间。重点引导泗水县造纸、机械、食品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合作,扩大境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积极拓展外派劳务市场,扩大纺织服装业、农业、建筑业、水产业等领域劳务外派规模。整合泗水县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形成预选、培训、考核、输送一条龙服务,提高泗水县外派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和电子媒介,广泛宣传泗水县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切实增强全民的开放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营造全民关心开放、支持开放、投身开放的社会氛围。
意见最后强调,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建立上下协调、运行有力的组织架构,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一把手”工程。从2014年起,泗水县将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资金支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省、市外经贸发展有关政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大力度压减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实行重大项目代办制度,完善外商咨询、投资、生产、经营及生活“一条龙”服务体系,提高办事透明度、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经济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窗口示范作用和招商引资重要平台的功能,以园区的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带动泗水县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