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都在不断加码的优惠政策,争先恐后的拼土地、拼资源、拼税收减免,今年以来咱济宁的招商引资怎么样?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7月底,来自13个国家的4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设立了79家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额8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4.2%。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424.69亿元、税收97.48亿元、利润10.57亿元。
500强跨国公司缘何“盯上”济宁
“对于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可预期的成长空间。因此,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选择济宁绝不是仅仅看中了政府承诺与常规性的服务,而是我市与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发展理念相通。”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最受惠普等跨国公司关注的人力资源问题上,我市建设了人才联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人才平台,联合高等院校科学设置专业,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实训相结合,超前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力求以专业化、技能型的人才集群引领高端产业集聚。市商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理念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提出的‘人才——产品——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完全吻合。”“我市舍得拿出优势资源、优势资产、优势产权、优势企业对接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实现本地优势与巨头强势有机融合,在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市场资源等方面优先满足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发展需要,这是我市合作的理念。”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IT产业“大鳄”集群式落户 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效应显现
我市把工业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制定了实施工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入驻济宁,打造济宁工业经济升级版。我市引导煤炭行业加快转型,放大资源优势,控制煤炭资源开采规模和速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谋求产业新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建设,中兴通讯集团、甲骨文等世界巨头公司也纷纷布局济宁。“这些产业大鳄的集群式落户,将一举使我市IT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工业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橡胶、食品、医药、纺织服装、造纸、新能源、新信息10大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11家,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到117家,9家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4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已建成煤化工、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光电产业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近5年来,我市投资15亿元建立了60多个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了山东科学院济宁分院、国家LED质检中心、鲁南工研院、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研发服务平台,形成了功能完备的产学研基地和高端研发平台。另外,为提高了与世界水平“对话”的能力,我市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已先后引进了10多位国家级“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和许多高端人才及团队,形成了高端人才集聚的“济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