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阴县河东新村,当地一名干部向记者展示鸭棚拆除后留下的零星遗迹
蒙阴县云蒙湖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在当地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云蒙湖出水口水质始终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齐鲁网济南8月12日讯(记者 张帅)“现在我已经调整好心理了,因为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为干环保‘当恶人’”,日前,临沂市环保局局长赵志德在谈到当地的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安全时这样告诉齐鲁网记者。
赵志德的说法并非没有理由,作为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临沂地处淮河流域鲁南苏北交界地区。全市共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8处,淮河流域在山东的9个出境断面中有8个在临沂。
“迎淮核查70分,临沂必须拿到63分”,在此之前,山东已经取得了迎淮核查七连冠,面对再次夺冠的目标,赵志德坦言压力不小。
由于临沂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水环境治理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复杂、艰巨、特殊。当地始终把水环境治理与饮用水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加强源头控制、排污口排查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出台生态补偿政策等手段,确保了水源地的饮用水安全。
宁可放弃一个产业 也要保障水质
临沂市蒙阴县是典型的库区县。境内有流长超过5公里河流44条,各类水库103座,岸堤水库占地10万亩,是全省第二大水库,是临沂城区居民的饮用水源地。其中,云蒙湖总库容7.49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690平方公里,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在当地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云蒙湖出水口水质始终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不发达,老百姓依靠养殖等手段作为收入来源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云蒙湖养鱼网箱的清理,库区群众又逐渐发展起养鸡、养鸭等养殖项目,对云蒙湖的水质安全构成威胁。
“农村污染问题现在非常严重,对我们来说现在工作的最大压力来自农村而非城市”,赵志德告诉记者,此前蒙阴取缔了4万多养鱼网箱,随之而来养鸭的新问题就又摆在了面前。
“一个养鸭棚比一个化工厂的污染还要严重”,赵志德表示,一条中型河流只要有一个养鸭棚,水质就会受到污染。
为了确保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当地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宁可不要这个产业”。
据了解,早在2012年,蒙阴县就制定出台了畜禽养殖管理办法,把全县划分为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对畜禽养殖做出了限制。为了彻底消除污染隐患,今年5月31日,蒙阴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彻底清理取缔养鸭大棚。
“为了在清理的过程中保障养鸭户的利益,我们出台了相应的奖补政策”,蒙阴县副县长袁佐栋告诉齐鲁网记者,全县93%的养鸭大棚全部被清理,共计1819个、108万平方米,转产率7%,累计发放补助资金3200万元。
蒙阴县新河东村,曾经深受养鸭大棚的困扰。村书记齐元峰告诉齐鲁网记者,此前自己村里有4的养鸭户,拥有养鸭大棚14个,除了对水源地水质造成的威胁,平时村民在村子里的正常生活也收到了影响。
“夏天的时候苍蝇到处飞,隔着一个村子都能闻到阵阵刺鼻的臭味”,在当地作出要清理养鸭棚的决定后,齐元峰开始挨家挨户的做工作,最终养鸭户同意拆除鸭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