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水县村镇建设紧紧围绕“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目标,坚持与小城镇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步进行,取得良好成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加强组织领导,社会齐抓共管。泗水县里把村镇建设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泗水县、乡镇两级分别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同时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泗水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乡镇、明确到人,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新格局。
高标准规划,严建设管理。在村镇建设工作中始终贯穿规划先行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突出规划龙头作用。在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及时对城乡规划进行修编调整,编制完成了多项城市专项规划,实施9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启用了网上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建设项目实行网上审批,简化了审批程序,规范了审批报件,实现了审批的网络化、数字化,已在网上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各类行政许可385件。
强化产业支撑,提升经济活力。城镇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相辅相成。在注重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动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扩宽产业渠道,为镇区群众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苗馆镇兴建的邵家村工业园,进驻企业5家,初步形成规模。柘沟镇借助鲁灰石材优势,在镇区西侧规划建设了石材产业园。泉林镇借助临近平邑泗水县石材加工业发达的条件,在毗邻平邑泗水县的历山村规划建设了石材加工产业园。星村镇借助本镇人口在外搞五金创业的人员多的优势,在镇区西部规划建设了小五金创业园。各镇园区的创建极大地提升了小城镇活力,为推进泗水县城镇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方筹集资金,提速村镇建设。充分争取利用国家政策性项目资金,借势借力加快村镇建设发展。争取了中央资金1200万元,投入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环保部门争取省级资金59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堆肥项目。积极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村镇建设。杨柳镇、金庄镇、星村镇、泉林镇、大黄沟乡等乡镇灵活运用,通过土地资产盘活引进开发商建设,或通过建设垫资方式建设了诸如杨柳新苑、星盛大街、金荷商城等一批小城镇项目。杨柳镇引资1亿多元,投资开发了镇驻地老商粮供片区,不仅解决了100余户下岗职工的住房问题,还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产,提升了小城镇形象,通过建设苗圃基地的形式,零投入完成了新建城镇道路的绿化建设。星村镇利用社会资金6000万元,完成了镇驻地星盛大街的翻新改造,高标准打造了镇区综合体。积极开展城乡环卫保洁与生活垃圾清运市场化经营。积极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向市场,通过“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经济实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化企业先期投资,建设完善村镇垃圾综合收集设施,政府定期支付服务费,既解决政府财力紧张问题,提升村镇垃圾机械化水平,又引入先进的垃圾清运管理模式,有利于快速提高泗水县农村垃圾处理的管理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