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金乡大地,处处涌动着硕果累累收获的喜悦。在高河街道,“立体”农业为收获的季节里增添了新的色彩,在农业发展的画卷中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农民从“立体”农业中收获着丰硕的成果,鼓起了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在该街道苏楼村,笔者见到了村民李敬国所发展的“立体”农业——上种桃树下养鸡。眼下正是水蜜桃上市的季节,在李敬国的桃园,个大色满的水蜜桃挂满枝头,犹如颗颗红宝石镶嵌在万绿从中,而在桃树下,散养的笨鸡怡然自乐,无拘无束,时而啄食,时而嬉戏。据李敬国介绍,桃园占地5亩,种的是从临沂引进的产量高、个头大、口感甜的优质水蜜桃,桃树下散养的是我们以前家庭喂养的笨鸡。他说这样的种养方式很“有机”,基本上不用打药,树上的虫子被喂养的鸡吃掉了,而鸡排泄的粪便又可以作为桃树的有机肥料,相互依赖,相互利用,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管理成本。“眼下正是中秋走亲串友时期,水蜜桃和笨鸡的价格上涨不少,每天来桃园采摘蜜桃、购买笨鸡的人很多,今年差不多能收入八、九万元吧。”李敬国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与李敬国同样感受立体种养的还有周庄村村民周启贤,他在4亩耕地里栽植了苹果树,苹果树下修建了猪圈舍,养起了黑猪。目前养殖场内存栏黑猪90余头,年销售收入15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当地20余户农民利用栽植的果树从事林下养殖。街道政府因势利导,在周庄村成立了林下养殖生态基地,组建了畜禽养殖合作社,实行喂养、产销“一条龙”管理,实现了种养结合双丰收,年销售畜品、果品200余万元。
在该街道,除了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外,“立体”种植也是比比皆是,间作套种、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推广开来,棉花地里套种瓜类、葡萄苗棚里套种芹菜、豆角等立体种植模式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立体”农业犹如农业发展的一支“奇葩”,为现代农业发展增力添彩,奏响了农民增收致富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街道“立体”农业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六层以上。(张云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