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山东规划未来15年 一半以上村庄将“消失”

时间:2014-09-06 12:46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本网讯:山东省政府网站3日公布了《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下称《规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到2030年全省建设约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保留3万个村庄。

  《规划》的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13年期间,山东的村庄数量逐步减少,行政村数量从8.3万个减至6.5万个。

  这意味着,到2030年,山东现在存在的村庄一半以上将会“消失”。

  记者从一个乡干部处了解到,现在“底下”还没有动静。

  《规划》认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大量村庄规模不断缩小,人口重新聚居、村庄合并是必然趋势。2000~2013年,山东省的农村户籍人口从6880万人减至548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从5782万人减至4502万人。

  以后农村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减少。《规划》预计,到2030年,山东省的农村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分别减为3750万人、297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国务院主要领导曾到山东调研,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型城镇化。山东在时隔一个半月之后,就农村新型城镇化规划征求意见,具有一定的指向意义。

  按照《规划》,山东农民的“去农村化”将按如下进行:预计建成城镇聚合型新型社区3000个、村庄聚集型4000个。1.4万个左右村庄纳入城市与小城镇,居住约1400万人口;2.1万个左右村庄撤并组建农村新型社区,居住人口约1800万。

  “新农村”保留3万个村庄,以5000个中心村对2.5万个基层村进行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居住约2300万人口。

  《规划》提出了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适宜规模:城镇聚合型社区一般应达到5000人以上;村庄聚集型社区一般不少于3000人;中心村连同辐射带动的基层村人口规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人口稀疏地区一般不少于1500人。中心村服务半径一般不大于2公里,村庄极稀疏地区一般不大于3公里。

  对于保留下来的3万个村庄,《规划》称:它们是乡村风貌、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粮食生产和土地保护、水源涵养、景观形成、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乡干部之外,本报记者还采访了几位相关人士,他们有赞同,也有反对。赞同者认为,此举对集约使用农村土地很重要,反对者认为这又是在让农民“上楼”。

  焦点还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阐述此举“重要意义”的前两条,就是土地问题。

  “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盘活农村闲置、空闲、低效用地,促进农民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用地节约、优化布局和要素集约,为农村和城市建设腾出用地空间,破解土地资源瓶颈。”《规划》如是说。

  《规划》要求,对未来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的布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大中城市的城中村、城边村改造,提倡建小高层和高层住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县城、镇驻地和城镇规划区外的农房建设,提倡建多层住宅,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可适当降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注重把握好集中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规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相关阅读
  • 济宁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9%以上
  • 解“难点”通“堵点” 济宁18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 济宁4A级以上景区达20家 快看看是哪些!
  • 司机注意!即日起,曲阜建成区对五轴及以上的大货车实施区域绕行
  • 济宁公交集团招聘汽车维修工4名 大专以上学历
  • 济宁加速推进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分类工作
  • 报销后医疗费5000元以上,济宁贫困人口还能申请再救助
  • 收费大军转地下,乱停车现象基本消失 白衣堂街、吉祥街终于通畅了

    • 上一篇:兖州站新兵运输拉开序幕 首批183名新兵启程
      下一篇:山东省首列零散货物快运列车启动 两条环线都经兖州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