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09:32:38 点击: ‘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在‘上好学’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提升。”9日,在济宁市庆祝第30个教师节大会上,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说,今后要继续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资源均衡、教学质量公平的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新投入使用的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冠亚校区(资料图)。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在‘上好学’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提升。”9日,在济宁市庆祝第30个教师节大会上,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说,今后要继续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资源均衡、教学质量公平的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保基本方面,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以消除安全隐患校舍、消除旱厕、改善师生就餐条件、改善县乡中小学校舍条件为重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2015年底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全部达标。全市有141万大中小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未成年人,确保他们的安全是头等大事。
马平昌表示,要进一步优化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按照“优先安排、统一规划、方便就学、配套建设”的原则,落实好城区教育重点项目分年度建设计划,确保2015年底完成56所学校幼儿园建设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学校幼儿园数量、规模、布局不合理问题。各县市区要着眼城乡建设新布局,适应人口迁移新形势,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合理确定学校幼儿园布点。
重统筹,建立健全城乡教育合作交流机制,形成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与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完善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网络,推进“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促进城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兜底线,改善教育民生,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加大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逐步提高资助标准,扩大受助范围,确保每名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
明年年底建成56所学校幼儿园
济宁市教育局局长闫志强在会上表示,今后济宁市将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到明年年底完成56所学校幼儿园建设,并且三年内保证大班额学校招生数每年降低10%,从根本上解决城区教育设施数量、规模、布局不合理和大班额问题。
加强城乡统筹,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配齐配全学校仪器、图书、微机、多媒体、音体美卫生设施,确保每所每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资源整合,完成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集中改造一批义务教育薄弱的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时,继续推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将在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营养补助。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也开始推进,将集中建设一批规模适宜、收费合理、条件达标的公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