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为采访团成员现场讲解。(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在山东连胜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连胜被名博网媒团团围住,询问本地民营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山东金兰现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青向名博网媒记者介绍企业物流的发展情况。
临沂市长陈先运
齐鲁网临沂9月16日讯(记者 满倩 蔡晓彤 张雯婷)改革开放后,沂蒙革命老区,在没有商业文化的情况下孕育出众多商人、形成多处商贸市场,还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临沂经商,不得不说,是临沂人特有的品质,造就了如今临沂的发展。
9月16日,由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齐鲁网承办的“全国名博、网媒关注山东民营经济”采风采访活动来到第二站——临沂。
沂河清澈,街市整洁,社区祥和。昔日贫穷落后的沂蒙老区,已然变身为一座文明开放的现代化都市,让很多来访者连呼“想不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革命老区的传统印象。
临沂的跨越式发展可谓奇迹,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今日临沂?媒体行期间,临沂市市长陈先运接受了齐鲁网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临沂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故事。
齐鲁网:今年7月4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大会,郭树清省长在会上提出“以更大决心、更有力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发展民营经济,关键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努力创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
临沂有着浓厚的创业氛围,连续四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50强。那么,临沂都做了哪些具体方面的工作?
陈先运:简政放权是改革的“先手棋”,良好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沃土”。作为中国市场名城,临沂是一个因“市”而兴的城市,我们深知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去年我们提出把优越环境打造成临沂最大的软实力、最响亮的城市名片,将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三项机制”之一,今年又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整改事项之一,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服务,努力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具体来说,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环境建设:
第一,优化政务环境。2013年9月份,主动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取消36项、下放34项、调整36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16项减少到110项,总量减幅49.1%,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市之一。实行许可事项流程再造,对43个部门257个事项办理流程进行优化,行政审批比法定时限提速91%。今年,又着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简化市场主体住所手续,激发了民营资本投资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