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年代,临沂人的小推车走在前,他们勇于翻身求自由,敢于不顾安危支持革命;在改革开放时期,临沂人的大货车走在前,他们最先找到了自身优势,开辟了“物流兴市”的道路,建成了商贾云集的中国物流之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临沂人的先进金融理念走在前,他们又开启了“资本强市”的模式,让资本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竞相迸发。
沂蒙精神助推临沂经济发展新跨越
沂河清澈,街市整洁,社区祥和。昔日贫穷落后的沂蒙老区,已然变身为一座文明开放的现代化都市,让很多来访者连呼“想不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革命老区的传统印象。
去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并参观沂蒙精神展览馆。
当时给习总书记进行解说的正是沂蒙革命纪念馆现任馆长李涛。李涛清楚地记得,“习总书记在听取了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后,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在李涛看来,沂蒙革命纪念馆的建成,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对于颂扬革命前辈和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上,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表示,沂蒙精神发源于临沂,是临沂宝贵的政治优势,是新时期激励千万老区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沂蒙革命纪念馆集中展现了沂蒙红色文化,是传承老区光荣传统的重要载体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临沂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沂蒙精神的影响力,带头践行党群干群水乳交融、甘苦与共的沂蒙精神,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担负起推动老区改革发展的使命,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中国经济学会会员、临沂大学商学院教授朱建成在接受齐鲁网记者专访时说道,“正是因为沂蒙精神,让临沂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成为了支前事业的领头雁,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头雁。沂蒙精神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巨大的,她是无比珍贵的精神旗帜。我们相信在沂蒙精神的引领下,每个山东人都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头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