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潍坊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产业集群38个,其中省级8个。潍坊坚持把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振兴工业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来抓,加快推动县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和以高附加值、品牌产品为主的创新型集群升级。
推进创新创业 为县域经济升级加装“增压器”
1月份,郭树清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传统工业遵循市场导向进行调整,可以释放出极大潜能。
“销往海内外的食品,能不能拥有更多名优商标和自主品牌;堆积如山的纸张,能不能转化为高档印刷品和精美包装;铺天盖地的布料,能不能变为服装、内饰和工艺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郭省长连问七个“能不能”,力促产业发展。
“如果现在省长来问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很自信地说:能!”在潍坊昌乐,世纪阳光纸业集团的工作人员说,企业很早就在着手将纸张做出档次,做出品牌。作为中国最大白面牛卡纸、涂布白面牛卡纸生产商,阳光纸业正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全面介入各个环节,入股30家包装企业,形成造纸与包装业,甚至终端用户为一体的产业链联盟。
而在山东矿机集团,作为传统煤矿机械制造企业,一直以来依靠单纯的生产出售采矿设备作为支撑。如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制造业的优势荡然无存,山东矿机面临选择:创新,或衰落。
老牌制造企业创新不易。如果说小微企业转型创新是“船小好调头”,那么传统老牌大企业的创新更像是“坡道转弯”。山东矿机集团舍弃了单纯制售设备的老路,积极探索,闯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将企业由原来的卖产品向“产品+服务”过渡。
针对一些新兴的煤炭产区缺技术、缺资金、缺专业人才的发展困境,山东矿机集团敏锐把脉市场,利用自身在煤炭开采方面的专业优势,为这些新兴产区提供包括设备租赁、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支撑等在内的“一揽子”计划。
“这就是所谓‘制造服务化’的典型表现。”潍坊电视台记者王宗法认为,制造服务化使企业真正实现变制造赢利为服务赢利,通过服务带动企业原有制造业务的优化提升,刺激企业焕发新的生机。
此外,潍坊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意见》等创新创业政策,设立1500万元的科技风险投资专项资金,1亿元的创业带动就业专项扶持资金,潍坊开展创业辅导,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基地的孵化、培育、服务功能,对孵化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为县域经济升级加装“增压器”。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中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2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到4家、省级16家;市级以上“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82个、创新企业63家,其中省级分别达到31个和25家,稳居全省前列。
搭建服务平台 为县域经济发展加装“助推器”
发展县域经济重在放活政策、激活主体、做活平台、搞活服务。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化组织领导,2003年便成立了潍坊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把民营经济作为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三大杀手锏”和“六个战略重点”之一,每年召开全市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总结工作、部署任务;每两年评选一届优秀民营企业家,造就了一支能创业、会创业、创成业、创大业的企业家队伍,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动车组”。
在配套政策方面,潍坊先后制定出台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的决定、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考核办法等政策,编制印发了产业集群、创业基地和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等规划,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集聚集约高效发展。去年以来,潍坊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减市级审批事项160项,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18项减少为56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2亿元以上。实施“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年检改为年报”、“巡查改为抽查”等改革,全方位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去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9万户,增长17.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