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纸业推出新概念包装解决方案,引入世界领先水平的的大型预印机,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赛迪的技术员将电脑连接上一台3D打印桌面机,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浓缩版世界杯”便立体呈现在眼前。
齐鲁网9月18日讯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深入推进“四一三”战略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集群带动、基地拉动和服务推动“三轮驱动”,着力培育发展载体,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激活市场主体,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今年一季度,潍坊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发展到42.2万户、从业人员192万人、注册资金264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5%和17.4%;纳税额119.3亿元,增长12.5%,占全市税收比重达73.5%;民间投资累计完成540.2亿元,增长17.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0.9%。民营企业发展到6.7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到4176个,新增82家;有35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发行39支股票,其中民营企业27家,发行股票27支。
近日,山东确定在全省21个县市区开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打造县域经济“标兵县”,潍坊的寿光和诸城两地入选。潍坊市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方案获山东省发改委审定批准,在未来3年的时间里,寿光、诸城将实质性推进试点工作,先行先试,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积累经验。
记者了解到,寿光、诸城还入围了全国百强县。在潍坊,同时入围的还有青州和高密,四地排名分别为第29名、32名、70名和71名。
发展产业集群 为县域经济转型加装“加速器”
在潍坊高新开发区高新大厦二楼,记者目睹了神奇的3D打印技术,潍坊赛迪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将一台3D打印桌面机连接到电脑上,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浓缩版”世界杯便立体呈现在记者眼前。总经理牛洪波介绍,这种3D打印桌面机更多被用于教育用途和家用DIY,目前已经向国外卖了200台左右。除了桌面机,赛迪还向歌尔声学、福田等大型企业提供3D打印服务。
记者获悉,潍坊高新区在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高起点规划”的方式,设定了一条清晰长远的产业发展路径。潍坊市委副书记王献玲明确提出,要着眼加快3D打印产业化应用,做好产业规划,创新技术链、健全服务链、培育产业链,推动3D打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潍坊现代制造业整体水平。
当前,潍坊高新区正在整合潍柴动力、福田模具、赛迪打印等20家重点3D打印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企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郑州机械研究所、清华大学等7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参与其中,潍坊意在建立以3D打印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培强做大从设计、加工、装备、材料到应用服务的产业链条。
“当产业链条不断巩固、拉长、加宽、增厚,其产业聚集度和辐射带动力就会相应提高。”中共潍坊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教授张玉忠说。完整产业链条,无疑可以促进企业相互分工协作,大企业为主体为龙头,中小微企业抱成团,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发展为产业集群,有效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