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张瑞敏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他似乎只参加两个老朋友——前《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以及《中外管理》发行人杨沛霆组织的论坛活动。
在历经了三十年的创业之后,今天的张瑞敏已经由一个结构主义者全面转型为一位解构主义者。他所提出的观点,可谓当今全球制造业界最为激进的主张。比如,他提出“把过去神秘的研发中心变成一个开放系统,内部的人变成接口人,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这一做法惊世骇俗,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被实验过。再比如,海尔内部成立小微公司,小团队独立作业,一条龙接单生产销售,这种订单式的改革,在国际上也没有成功的案例。
写出过《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的郭士纳曾对此表示忧虑:“我在IBM的时候朝思暮想的一件事也是扁平化,但始终没有做,为什么?因为整个系统要变,涉及到二十几万人,一旦出事,整个企业荡然无存。”这个问题其实也同样摆在张瑞敏的面前。当今的管理理论界几乎没有人有能力预判,张瑞敏所阐述的到底是不是一条正确的求生之路。
近年来,中国大型制造及流通企业遭遇互联网经济的冲击非常之大,在众多的突围者中,以海尔和苏宁最为激进也最引人瞩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关心张瑞敏,这关乎实体经济转型的中国出路。我们为这一代实业家的勇气喝彩,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延伸阅读:光耀齐鲁:张瑞敏张瑞敏8月23日最新公开讲话:三个颠覆、三个试错、三个矛盾张瑞敏曝海尔将再裁万名中层 业务智能化减少用工量 破解企业转型悖论 张瑞敏谈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向《风云鲁商》栏目发贺词海尔执行官张瑞敏荣获“亚洲品牌永远精神领袖奖”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