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路劳务市场处,一旦有雇主出现,农民工就向前围去
15日,济南时报刊登《早晚聚集近千人 堵车动辄20分钟》一文,报道了二环西路和经六路延长线交叉口附近农民工聚集形成一处马路劳务市场,因人多易聚集,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期给交通带来较大压力。在济南,不仅二环西路立交桥下有马路劳务市场,八一立交桥和全福立交桥下也有。
连日来,记者对农民工就业情况调查发现,时间自由的零工更受农民工青睐。不少农民工表示,如果有专门的零工市场,他们也不愿受这风餐露宿的罪。
马路劳务市场:
两个人来招工 一群人围上去
18日早上5点半,天还蒙蒙亮,全福立交桥下马路的四个角挤满了千余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工。记者了解到,有的凌晨3点就骑摩托车从济阳、章丘等周边县市赶来。
一辆面包车在路边停下,车上下来两名中年男子,很快他俩就被农民工们围得水泄不通。“招八九个抹腻子的和泥瓦工,一天一百五。”其中一名男子向人群喊,引来不少民工“毛遂自荐”.谈妥条件后,他开着面包车拉走了9名农民工。
从早上5点半到8点半,不断有人来到立交桥下招工,只要有车停下,农民工就会一拥而上,时常占据人行道和辅道,尽管一些过往车辆鸣笛警示,一些人也全然不顾。
除了堵路占道,附近居民王先生还提出,农民工大量聚集也产生了不少垃圾,破坏了所在区域的环境。
服务中心:
每周求职30多个 签合同的仅两三个
与人头攒动的马路劳务市场相比,市内的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就显得门庭冷落。
2013年12月份,在全市率先建成的市中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户籍管理、职业介绍等17项服务。
1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英雄山路上的市中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在门口就能看到信息发布栏上有涉及各行各业的上百个工作岗位的招聘信息,门口只有零星两三个人驻足观看,走进服务大厅,LED大屏上,各类岗位信息在不停滚动,但并未看到农民工的身影。
“每天我们这边固定的企业岗位也有400多个,电话咨询的不少,每周求职登记的有30多个,最终能与企业签劳动合同的仅有两三个。”服务中心副主任于亚勇介绍,为帮助更多农民工就业,他们还面向失地农民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企业量身订制培训内容,招收有意愿的人员培训,培训合格后输送到企业,解决农民工就业,同时开展“就业大篷车”活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城郊村居,发放招聘信息,登记求职人员,将招聘服务送到家。
一个小时6拨人来招工 全是招零工的
装卸工、疏通、腻子、木工、保洁、瓦工……在二环西路和全福立交桥下的马路劳务市场上,农民工给自己打着简易的广告。
“大活儿不出一星期,小活儿半天也能干。”来自邹平的房庆春说,在这个市场上,绝大多数都是找零工的。“市区的普通人家装修,需要搬运重物,来这里找两个人,半天就搬好了。一些小单位、小工地有些活儿着急了,也来这里招人应急。现在济南的人都有惯性思维,找零工就去立交桥下。”他说,不少农民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蹲在桥下,久而久之就成了传统。
“最长的工期不会超过一个月。”来自齐河的阮俊华说,工厂不会来这里招聘长期工,就算有些工地缺人,一般只有小部分工程给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