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进一步加强辖区社会管理,以管理的精细化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兴隆庄镇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着力构建“服务贴心、保障有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构建为民服务综合平台。扎实推进“一体化”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用,整合民政劳保、综治信访、涉农服务等服务窗口进驻大厅,实现“一站式”办公,为群众提供“一条龙”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各类信息基础数据库,以群众视角细化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梳理梳理办事流程14项,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结合驻村联户工作,继续深化“一口清”管理,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做到管理对象信息烂熟于心,服务内容方式丰富灵活。
二是构建“暖心救助”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对辖区弱势群体标准化、规划化、常态化的救助帮扶机制。立足公平、公正、公开,确立贫困评判标准,建立“暖心救助”评价体系,努力实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满意一个”。今年以来,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8户、210人;实施大病救助87户,发放救助款100余万元;为169名重度残疾人、2307名70岁以上老人、592名低保户、86名五保户免费办理了新农合;发放各类残疾人补贴10万余元,镇域内弱势群体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关爱。
三是构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大力实施“以创促就”,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先后建成了聚鑫源创业服务中心、兴隆农业大世界2家济宁市级创业服务示范基地,吸引有创业热情的小微企业、商户、大学生创业团队150余家到基地灵活创业,并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争取小额贷款扶持。在鼓励驻地单位岗位开发、安置就业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政策。截至9月份,已安置就业600余人;为10户符合贷款条件的创业者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30余万元;扶持残疾人成功创业1例。
四是构建群众诉求畅通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变上访、接访为下访、约访,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牢牢把握回应民愿、化解民忧这个工作落脚点,不断增强矛盾纠纷化解调处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信访积案和信访突出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台账管理和销号整改制度,及时妥善化解。切实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的维稳工作,提前筹备、研究规律、把握特点、突出重点,及时排查隐患,将各项工作做在前头,为镇域发展和群众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徐雁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