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自上而下的架构,如果成为一个倒三角形,我相信你们的公司期待出现这样的变化,因为这是社会性的变革,中间的管理阶层会变得很薄,人力成本的支出被削减了,这样的企业是很智能的。
我相信各位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相信会在未来成为趋势。我来自英格兰,我们知道查尔斯·达尔文就是在英格兰出生的,他说过,并不是最强壮最聪明的人可以存活,而是适者生存,这也符合今天大会的主题,这就是我的发言,谢谢!
程明霞:谢谢罗伯特教授。苏宁这两年转型很受关注,千亿级的公司,一千多家门店,现在要进行整体的线上线下融合,刚才Robert Plant也提到零售业。苏宁这一千多家实体店在转型中或者转型后是怎样运行的?
孙为民:这个问题不光是针对我们企业的,包括全球零售业公司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实体的零售店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要有三个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从全球范围内来说,实体店面是不会逐渐消亡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实体店面不会消亡,是不是会和互联网进行PK,然后进行互相的替代,我想也不会是这样的过程。从实体店和互联网最后竞争的结果来看,实体店肯定会有30%以上的会倒闭,但是与此同时,可能也会有70%的互联网公司倒闭,只不过实体零售企业倒闭的过程中大家都看见了,因为实体容易被看到,很多互联网的企业倒闭了之后直接就蒸发了,大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竞争目前还在进行,实体企业到今天为止消亡的还不够,还会有大量的企业要倒闭。
最后的结论,能够适应未来的企业生存下来,能够适应未来的零售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呢?一定是基于互联网的零售企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是,谁适应消费者谁才可以适应未来。看起来是企业间的竞争,但是实际上背后是争夺消费者,因为未来消费者再也不可能退回到非互联网时代,没有一个消费者会退回到信息闭塞,或者是没有自主选择的时代了。
这样决定了,实体的零售店面必须得要互联网化。实体店面互联网化至少从三个方面去改造和变革。
第一、实体店面的购物流程一定是互联网化的,比如说应用了很多移动互联网技术,根据消费者的进店、浏览活动,可以把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细致的记录。现在可以精准到大概只有三四十公分的距离,这个定位非常准确。消费者在实体店面购物的流程要尽可能贴合网上购物的过程,也就是说不需要人拼命地导购,而是让顾客自主式的选择浏览,包括支付,包括交易过程中的提货等等。
这些流程上进行变革后,新生代消费者再到实体店面去之后,不会觉得自己是老土的人,而是觉得可以和互联网连接。先别管这个是不是赚钱,必须首先要这么做。如果光这么做的话,还是没有盈利,我们要建立什么样新的盈利模式是第二步的问题。
新的盈利模式,首先让消费者进到店里来,来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为了购物,是他们有需求才到实体的空间中来。未来的实体店面一定不会把购物作为第一需要进行设计,而是把消费者新的需求,或者说作为社会人的必需的生活方式能够体现出来。比如说非商品的服务,这会成为未来实体店最热门的东西,比如说吃、喝、玩、看电影、娱乐、理发、美甲等,这些成为了未来商业中间的基本元素。延伸阅读: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齐鲁网系列报道之一: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在北京举行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齐鲁网系列报道之二:王建宙等公开课《物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再造》分享“干货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齐鲁网系列报道之三:公开课2《数字化生存》:苏宁云商孙为民称建立新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是最大挑战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齐鲁网系列报道之四:决胜全球市场:华为余承东挑战行业第一 青啤孙明波称走出去不为赚钱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齐鲁网系列报道之五:洪崎、万峰、唐宁等公开课上纵论中国式创新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齐鲁网系列报道之六:公开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战略》全程实录 职场人士必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