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满足镇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落实厉行简政放权要求,兴隆庄镇坚持便民、利民、为民宗旨,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力度,以加强工作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提升办事效能为抓手,全力做好人社服务相关业务职能下沉工作,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为践行“民生优先”理念,打造民意直通洼地,该镇投资35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2360平方米的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其中便民服务大厅300平方米,开设民政劳保、综治信访、司法服务、农经管理、涉农服务等5大类20个服务窗口。目前,涉及人社方面的就业服务、养老保险、劳动关系、政策咨询等54个服务项目,已全部纳入服务中心现有平台,并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系列制度,实现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简化了群众办事审批流程,推进了基层工作服务重心下移。
队伍齐整装备齐全。建强队伍。目前镇社保服务中心共有业务人员7名,“三支一扶”大学生1名,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低于35岁,是一支高素质、年轻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配齐装备。专门配备档案室、调解室、会议室等标准办公场所,服务平台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配置大型LED显示屏、打印机、传真机、计算机、身份证读卡器等现代办公设备,确保了业务办理高效便捷,实现了平台人员、编制、经费、服务、政策、场所“六到位”,服务范围辐射全镇40个村,惠及群众6.1万人。
宣传工作量大面广。努力构建镇村两级宣传平台,在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车、村级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媒介的基础上,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驻村联户工作,镇社保服务中心全体机关干部带着感情,深入一线,通过入户访谈、发放明白纸、投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让广大村民知晓政策法律,掌握用法途径,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今年以来,全镇新增就业88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人,161人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办理失业登记159人,为115人打印了就业推荐信,其中80%成功实现再就业;为企业培训职工260人次,为13人办理了“零”利率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就业环境全面改善。2014年新农保新增298人,目前全镇参保人数已达19850人,收缴保费438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对537名企业退休人员和7384名养老保险领取人员进行了资格认证,做到了保险普惠对象不漏、不虚、不错。健全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对130家企业进行了网上备案和管理;今年4月,配合区人社局对镇域24家企业实施2014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合格率100%;指导22家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0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有力促进了镇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徐雁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