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通讯员 张红运)水流清凌,碧草青青,天空蓝莹,鸟飞鱼跃………仿佛置身在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中,令人陶醉。近日,笔者走进济宁市化学工业开发区人工湿地了解水质净化工程的相关情况,该工程的建设投入运行使清澈的河水流潺潺流向南水北调东线的中枢水库——微山湖,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把好了最后一道关。
人工湿地工程处理中水回用是化工区践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最重要的体现,作为“五个一体化”理念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水污染治理达标,符合南水北调水质要求,设立了三级处理的程序:企业先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园区污水管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后,进入人工湿地。湿地工程由山东省环科院结合企业的排放水量和污染物含量及种类进行设计,选种具芦苇、菖蒲、鸢尾等植物吸收降解水中的COD、氨氮,依靠植物根系生物膜分解吸收功能和填料吸附功能达到中水降解的目,处理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后,55%回用,45%经在线监测后外排。目前已完成50万m3土方回填、1—18号潜流池建设、化验楼、回用水泵房以及进水、回用水管道等工程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基本竣工,并形成2万m3/天中水处理能力。
化工园区人工湿地科学的设计和规范的管理,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不但为成为化工区的污水“净化器”,还将将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将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游玩,推动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