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品牌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扎实开展科普日、科技周和科普之春、科技下乡等大型主题科普宣传展示活动。市电视台党建频道开通了科普大篷车频道,联合邹城、嘉祥、太白湖新区举办科普日主场活动,联合任城开展“科普健康进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服务活动,联合泗水举办“圣地桃源科普行”等活动。在兖州、任城、汶上、金乡、鱼台、泗水等县市区先后召开了城市社区科普、农村数字科普、科普画廊建设现场会。
青少年科普活动亮点纷呈。五年来,围绕提升青少年科技素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大学生科技节、两届青少年科技节、三届“科协杯”青少年科普书法作品大赛,连续五年开展“院士专家报告团”进校园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信息学奥赛,2014年举办了首届“科学夏令营——走进济宁科技馆”活动,组织全市5000名中小学生免费参观科技馆、听中科院专家作科普报告。积极争取省科协支持,配备了科普大篷车、山东省县域流动科技馆设备,持续实施了“科普大篷车百校行”、“流动科技馆乡乡通”工程。以济宁一中、任城、兖州、曲阜、泗水、邹城、金乡为代表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来,全市先后有2.1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省级以上各类科技竞赛,近3000名小选手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科普示范创建活动扎实推进。邹城、曲阜、任城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曲阜市被评为首批山东省科学城市。全市17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2处科普教育基地、23所科普示范学校和126个“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示范社区(镇、村、学校)被省、市命名表彰。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济宁科技馆于去年4月向社会开放,5个县区科技场馆列入建设规划,基础科普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实施山东省数字科普工程试点市建设,建设数字科普终端610处。与任城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在广场、公园、社区、街道建设高标准科普画廊、科普电子大屏等公共科普设施20余处。市、县配备科普大篷车4辆,流动科技馆系列展品100余件。济宁市城市展示馆、兖州太阳纸业博物馆、汶上县大运河科技馆、金乡县羊山地质公园等54处社会科普教育基地被国家、省、市表彰命名。
以人为本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取得新突破
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自觉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使科协组织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通道。
密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理念,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与科技工作者联系的意见》,积极开展科协会员日活动,各级科协干部经常深入科研和生产一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调研座谈、联络交友等活动,倾听科技工作者心声,努力为科技工作者解难题、办实事。建立了百名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专家组成的科协系统“科技专家库”,建立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
完善优秀科技人才表彰举荐体系。围绕发现和举荐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十大杰出工程师、自然科学学术创新成果等评选表彰活动,并积极向上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省级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十大杰出工程师等人选。累计评选表彰先进科技人才80人,成果260项;推荐28名优秀科技人才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其中国家级5名、省级23名。
加大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宣传力度。实施优秀科技人才风采展示工程,大力宣传优秀科技人才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编印了《济宁科技工作者风采》书籍,在济宁日报、市级网站、电视等媒体开设了“科技工作者风采”宣传专栏,宣传报道优秀科技人才事迹,几年来累计宣传科技人才110人,科技团队26个,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和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