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体上方的施工人员
大桥即将合龙
通车后将缓解邹城老城区交通压力,解决汛期下穿铁路桥积水中断交通问题
1月19日15时59分,经过109分钟的牵引转动,邹城市上跨京沪铁路立交桥主桥成功完成顺时针97.3度转体,这标志着三十米桥上跨铁路立交桥成功合龙,成为邹城东西主城区交通大动脉贯通的“里程碑”!
三十米桥上跨铁路立交桥位于邹城市城区中部,横跨穿城而过的京沪铁路,项目设计起点于邹城市矿建路与西环路平交口,落地于铁山路与太平路平交口,全长1198.5米,其中西侧引桥477.775米、东侧引桥500.775米、主桥220米。工程按照双向4车道设计,主桥桥面标准宽度23.2米,引桥桥面宽度18米,设计行车速度50km/h。
昨日,桥梁施工单位中国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彭建萍告诉记者,邹城市三十米桥上跨铁路立交桥主桥为独塔双柱双斜拉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墩塔梁固结体系,主塔总高66.7米,主桥首先沿铁路方向支架现浇198m,然后顺时针平转97.3度至设计桥位,最后与边跨现浇段合龙,实现桥梁整体贯通。同时,主桥采用独塔双柱平行双索面设计,双边主梁为箱型截面的“π型”梁,实际转体重量2.24万吨,转体97.3度,转体长度198米,球铰转盘直径4.2米。
该桥转体重量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超过两万吨,是世界之最,也是采用单球铰转动体系施工的最长桥梁。不仅如此,转体桥首次采用独塔双柱平行双索面桥型及“π型”箱梁设计,首次采用大于90度的平转施工,且转盘平面直径4.2米,在行业内最大。
据邹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田素文介绍,大桥建成通车后,将使被京沪铁路分割的邹城中心市区和兖矿集团所在的西部城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每遇汛期强降雨天气,邹城市下穿铁路桥积水中断交通问题,对于缓解城市交通超负荷现状、有效提高道路安全畅通性、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推动地企深度融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前任“之最”是谁?
2014年1月14日,武汉姑嫂树路高架桥跨铁路段桥面转体顺利完成,转体桥长约132米、宽32米,重达17300吨,逆时针旋转了106度后成功合龙,当时是亚洲转体最重的工程。
此次邹城市的转体立交桥桥梁重量达2.24万吨,比武汉跨铁路立交桥转体部分重了5100吨,刷新了亚洲最重转体桥的记录,也成功登顶转体重量“世界之最”的宝座。
2 为何采取一次性转体到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