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全完善督导问责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我市坚持创城办牵头抓总,各督导考核组分工负责的原则,采取模拟测评、月度考核的方式,建立了涵盖各街道、单位和各测评点的督导考核体系。我市先后制定《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查制度》、《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月度考核办法》和《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月度考核实施方案》。开展模拟测评,邀请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专家对城区58类、80个考察点进行了5次实地测评,通报问题912个。实行月度考核,对47个市直部门、19个城区街道开展了5次月度考核,逐个单位、逐个街道通报存在的问题,并在新闻媒体公布考核排名,通报问题403个。严格督办,对模拟测评和月度考核中通报的1315个问题进行严格督办,全部得到解决。开通24小时创城热线电话,发动市民群众监督,受理市民电话104次,反馈处理问题92个。然而,城市综合治理和100万城区居民的文明素质问题,不是哪几个团队或哪几个部门所能独立承担的。对此,我市采取分而治之的原则,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和市、区相关部门包保网格工作责任制,采取实地督导、暗访巡查、挂图作战的方式,确保网格包保工作落细落实。明确包保责任,制定《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分工》和《文明城市创建包保网格督导制度》,将原有的40个网格充实完善为49个,明确牵头单位、督导时间、督导内容和组织协调方式。坚持示范带动,选取创建基础好、群众认可度高的测评点进行重点培育,公布四批62个示范点,使每类测评点都有典型可学。开展实地督导,对城区27个网格和城郊13个网格进行5次全面检查,反馈问题1183个。强化暗访巡查,组织300名网格员每天对网格进行巡查暗访,汇总问题,共下发问题清单825份。实行挂图作战,汇总实地督导和暗访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49个网格工作配档表,每月进行排查,对于已完成的工作实行销号,共解决问题934个。
为营造良好的文明城市创建舆论环境,我市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将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形式将文明春风扩而散之。市直新闻媒体和驻济新闻单位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组织专题访谈、解读创城知识、动员群众评议、开设曝光台等方式,进行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曝光不文明现象和工作存在问题307个。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文明市民手册》 各3万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4万份,调度相关责任单位设置灯杆道旗3928处,利用建筑围挡、道路名牌、公交候车亭、公交车体、电子屏幕设置公益广告4900余处,使创城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城所形成的济宁力量已成为这片文明沃土的丰厚滋养和城市文明巨变的动力源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