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一是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出台《加强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了镇街综合文化站省级达标创建活动,全区10个镇街按照省级标准,建设了多功能厅、辅导培训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游艺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非物质遗产展厅等功能,文化服务项目建立健全,保障了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启动了村级示范型文化大院培育工程。目前,82个村级示范型文化大院全部建有娱乐室、辅导培训室、电子阅览室,文化广场建设已经完成90%以上,配发了图书、棋牌桌、音箱、服装等文化设施器材,做到“五个有”:有场所、有器材、有队伍、有人抓、有活动,保障百姓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底线。
二是免费为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买单”。扎实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区财政每年列支100余万元购买文化服务,组织专业剧团到村(社区)循环演出,扩大了文化活动覆盖面,去年送戏下乡300余场次。 组织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深入村居,直接面向群众开展免费文化培训,帮助村里培训骨干、组织队伍,手把手地教授花棍舞、广场舞、扇子舞等,并且连续驻村培训一段时间,直到村文化队伍能够正常活动。目前全区437个村(社区)文化培训全部完成,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已达600余支。
三是为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菜单式服务”。创新工作模式,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以“一月一主题、月月都精彩”群众主题文化活动为主线,通过向群众征求意见,了解群众需求,每月围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组织一项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书画摄影展览、民间艺术展演、优秀影片放映、读书朗诵比赛、舞蹈大赛、青少年才艺大赛、全区戏曲票友大赛、中老年文艺汇演等活动200场次。同时,按照群众需求,积极开展文艺培训和送戏下乡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杨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