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表示,春节期间拼车还是比较方便的(视频截图)
齐鲁网济南2月6日讯 春运期间,火车票难买,飞机票又太贵,于是“拼车回家”成了不少游子的选择。
来自济宁泗水的李先生在东营一家企业工作。春节将至,正当许多人还在为回家车票犯难时,他早早就在网上发布了拼车信息,回家不再是一件难事。
李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我还拼车回家的,前年坐客车,坐客车我感觉去汽车站太挤了,然后他直接来小区接你,这点很好,价格方面都差不多。”
李先生还说,一般拼车回家都是通过网络联系,多数都是陌生人,只是跟车主口头商量好出发时间、地点等。
虽然拼车很方便,但因为协议简单,承诺往往得不到保障,“便利”变成了“闹心”。来自河北的另一名李先生,一说起拼车回家就一肚子气。
李先生称:“去年拼车回家的时候,本来约得那个司机是六点,然后等了他三个小时,等到九点。”
“拼车”常见风险有费用争议、事故率高、事故纠纷多、人身及财产安全状况堪忧等等,这让众多人对拼车存在顾虑。
何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司机是什么情况,驾驶技术,人的人品,诚信啊,不了解他,所以说打这个车,好多不安全因素,我认为最好不要打这样的车。”
“拼车”回家,方便快捷,既能省去排队等票的麻烦,又能分担费用节省资金,但方便快捷之余,“拼车”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有律师提醒,为安全起见,各方最好事先签订一份书面协议,明确各种情况下的责任分担。
山东鼎旭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在拼车前最好是要与车主签订一份内容完备的拼车协议,另外,要让车主出示他的驾驶证,行驶证,保单,包括强险与商业险的保单,在拼车过程中,最好是不要急于向车主支付拼车费用,到达目的地之后,安全准时地到达后,然后向车主支付拼车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