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形势催生新作风,新常态再现新作为。2015年,酒仙桥街道全街上下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奋勇拼搏,争先进位,努力实现街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把握转型机遇,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街道继续以建设生态东城为总目标,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机遇,确保经济发展量质同增,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开创经济增长新格局。以兴隆文化园为中心,大力发展古玩字画、文化传媒、旅游产品等文化产业项目,全方位服务兴隆文化园开园。以香港国际购物广场为中心,重点招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建成东城核心商业区。以泗河景观带为中心,着力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养老地产等特色产业,积极筹划素食一条街项目、芽菜发制项目,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生态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围绕“一园一区一带”的新格局,街道积极洽谈相关项目,力争早日签约落地。
筑牢基层堡垒,铺开党建工作新思路。街道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培训力度。建立党员活动日、村干部坐班、困难党员联系帮扶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党内生活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经营场所建设,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完善为民代办制度。持续深入开展干部联户、党群连心工作,继续完善“7·23·4”包村工作机制,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切入点,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倡树“勤政、落实、责任”意识,扎实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治月”,不断推动机关作风转变,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廉洁的行政运转机制。深入实施“123农廉工程”,规范账目,做好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
倾听群众心声,奏响民生事业新旋律。街道将继续加强民生办事服务大厅建设,提高居民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建设,畅通群众诉求通道,强化惠民利民政策宣传。进一步做好低保户、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工作,继续做好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及优抚金的发放工作。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协助开展各项社会保险征缴工作,争创市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和明星服务窗口。强化计划生育管理,做好孕情监测等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主体责任制,开展“消防演练”、“食品药品宣传进社区”等活动,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对接重点工程,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积极对接、全力配合泗河景观带规划建设、北护城河路东延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八一东路改造项目(诸天寺沿街商业)、327国道中修、城区道路维修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重点工程拆迁清障工作,提供良好施工环境。加快军民安置社区、天仙佳苑等工程建设,积极协调督促工程进度,力争尽快完成回迁安置户上房工作。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创卫成果。抓好土地监察工作,杜绝违法占地,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及时处置违章建筑。加大对棚户区、老旧小区、危房的改造力度,积极申报小街巷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筹建完成街道综合文化站,深化“四德工程”,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进度。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旅游新亮点。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对东关市场街进行古风貌立体改造,配套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项目,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推进文化古玩商贸市场建设,将兴隆文化园周边打造成为文人墨客聚集、古玩字画集散的交流平台。积极对接泗河景观带开发、李杜公园等项目建设,深入整合佛教文化、李杜文化、泗河文化和大禹文化等“四个文化”,策划推出酒仙桥文化籍册。深入挖掘金口坝、青莲阁等文物资源,打造特色景点。整理辖区名人轶事故居,规划建设傅星伯纪念馆。做好辖区内旅游经营业户的“改厨改厕”工作,积极申报“好客山东——最休闲城镇”,认真创建省级旅游特色村,强化旅游强乡镇名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