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9月30日讯 齐鲁石化供排水厂橡胶水务车间田立臣、韩俊英夫妇二十年如一日用真诚无私的爱对待双方的父母和手足,收获了自己的小家和双方大家庭的安宁与幸福。
田立臣家庭照
好媳妇和好女婿
1986年,田立臣与韩俊英一同招工进入时属橡胶厂的供排水车间,分配在同一个岗位。1990年,两人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也将一个石化家庭和一个临淄区农转非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田家兄弟四人均在齐鲁一线,兄弟和睦、妯娌相亲。岳父母收入不高,田立臣除了逢年过节孝敬老人,还不时悄悄给老人零花钱,既贴补家用也不让兄嫂为难。岳母大人左邻右舍面前讲起女婿就合不拢嘴,田立臣对他们的尊敬和对兄嫂、小姨的包容在邻里间也成为榜样。
1994年,女儿降生了。品着婆婆花样翻新的月子饭,看到公公小心翼翼捧着襁褓、百看不厌的笑脸,公婆毫无“重男轻女”偏见的照顾让韩俊英心存感激。每逢休息,两人总是平衡好时间,带着孩子走姥姥家、串奶奶家,从不顾此失彼。
妈又来电了
2004年,公公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爸妈为咱操劳了那么多年,咱一定好好陪着,不能把妈累坏!”韩俊英对老人发自内心的关切抚慰了丈夫的担忧。年复一年的控制治疗,父亲的病情还是不断加重。四个儿子轮流回家,成为父亲最忠实的追随者。母亲一天三遍电话大事小情都要跟“嘴儿甜”的田立臣絮叨。田立臣总是把母亲夸得高尚睿智,孩子们不离不弃、反哺侍奉让老人忘记了烦恼。“顺”者为孝,韩俊英每逢大休总要抽出一整天,帮婆婆拆洗、收拾,不厌其烦地听老人倾诉。2010年,父亲渐渐开始失禁卧床。除了工作,兄弟四人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家中,用行动击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旧观念。赶上老人住院或情绪不好,田立臣干脆和父亲同居一室悉心照料,夜间让母亲在客房好好睡个觉。
将心比心
2014年春,一向壮实的岳母突发腰椎疼痛,经区医院、省立医院检查确诊为脊椎肿瘤,手术需要20万,一生节俭的母亲不肯就医。 “有病就治,多少钱咱们出!”田立臣用真情鼓起了妻子的希望。6月,他们带着岳母赴济南做手术。连续50多天,韩俊英和嫂子、妹妹衣不解带24小时不间断陪护。田立臣频繁开车往返济南接送家人探视,给妻子鼓劲加油。出院后仅三个月,岳母肿瘤复发,再度入院。11月底的一天,韩俊英下了夜班赶到家中,“快回去休息吧!”这是母亲留给她的最后叮嘱。半年来,再彻骨的疼痛也没有让辛劳的母亲发出一声呻吟,对儿女的疼爱是病榻上的她能为这个家庭做出的最后努力。
尽管生活一波三折,手足相亲、婆媳翁婿相敬将欢乐和笑容时刻播洒在这个家庭;尽管没有锦衣玉食,风雨同舟、相互扶持让家庭幸福洋溢。就像歌中所唱“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