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是基础。精准扶贫是中央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就是通过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把“大水漫灌”变成“滴灌”,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搞好精准扶贫,关键是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底数兜清,把家底盘清。如果情况摸不准,就会出现不该进的进来了,该帮扶的帮不了,不仅达不到扶贫的目的,还会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目前,全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及“回头看”工作已全面完成。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对达到脱贫标准的,及时脱贫销号;对因病、因灾、因残、因学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及时帮扶。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坚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是关键。要号准脉、开好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不能一个方子吃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通过帮助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对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的贫困人口,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应急救助,一手研究持续增加收入的帮扶办法;对需要政府兜底的贫困人口,要全部落实低保救助政策,保障基本生活,做到“应保尽保”。要把教育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学会就业创业的技能,坚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项目资金安排、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方面,对贫困家庭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坚持全面参与、合力攻坚是保障。救弱济困、消除贫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好头,从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做起,建立扶贫包保责任制,全区驻村联户干部都要包1户贫困户,做到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包保。“第一书记”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农民,要把扶贫作为重要职责,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党建组织员、致富服务员的作用,不实现脱贫目标任务,派驻单位不脱钩,“第一书记”不撤回。工会、团委、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贫困人口搭一把手、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要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要建立扶贫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社会扶贫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做到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各级扶贫开发政策,及时全面报道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成就,营造扶贫济困的浓厚社会氛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扶贫工作关系民生福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上下、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要迅速行动起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举措,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让贫困群众与全区人民一道同步过上小康生活,为实现“全省进位次、县域当排头、率先达小康”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