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南体育产业规模达50亿 推进电子竞技产业链发展

时间:2015-10-30 17:17来源:齐鲁网 www.yunhepan.com

  济南10月30日讯(记者 蔡晓彤)10月30日,济南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从科学规划布局体育产业、探索体育产业发展路径、出台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拓展体育产业业态等方面协商讨论、建言献策。

  济南市体育局局长初伟介绍,按照国家对体育产业新的分类和统计口径,截止到2014年,济南共有体育产业经营单位260家,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占全市GDP的0.87%。以济南奥体中心、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等为代表的市属场馆共开设了20多个健身项目,每天开馆运营14小时,自2011年以来已为1024万人次提供了健身服务,举办各类赛事活动500多场次,实现运营收入近3亿元。

  针对济南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孙晋海建议,围绕济南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中“一轴、两心、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布局体育产业。要依托济南自然生态和地域特色优势,以开展自行车、徒步越野、极限挑战、登山、攀岩、户外垂钓、户外拓展等特色体育项目为重心,依托体育场馆资源和泉城泉水特色,积极培育具有济南特色的大明湖龙舟赛、济南国际冬泳邀请赛等品牌体育赛事,不断提升美丽泉城的国际美誉度和知名度。

  市政协委员、山东体育学院教务处处长魏平也建议,对全市体育产业类型和规模进行统计摸底,突出重点制定规划,明确体育产业发展总体目标,确定战略重点和特色产业,推动体育与文化、休闲、健康、养老、旅游、娱乐、教育、传媒等融合发展。

  在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互联网+体育”的模式成为体育产业未来的趋势。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益民建议,以“互联网+体育”模式促进体育消费,吸引创业者和资本。以约教练、约场馆、垂直电商、约好友、垂直媒体、等方式切入市场。

  目前,新兴体育运动“电子竞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众体育娱乐项目。市政协委员、济南市英豪电子竞技俱乐部总经理王婷婷建议济南市大力发展电子竞技。她说,一要以赛事为核心,促进产业整合,打造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和线上直播平台,利用品牌效应推进电子竞技发展。二要加强宣传引导,普及电子竞技知识,充分发挥电子竞技的正能量和积极作用。三要建设专业电子竞技场馆,为职业选手和竞技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练习和比赛场地,为承办大型赛事打好基础。四要挖掘潜在资源,形成以电子竞技为主概念的服装、饰品、玩具、音乐、图书等产业链,构建凸显“互联网+”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针对委员的意见建议,初伟表示,下一步,结合济南正在实施的北跨及打造中央商务区发展战略,将加强区域体育产业的分工协作,依托各地资源、产业优势和体育传统,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休闲业、体育彩票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一批结构层次合理、发展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群。同时,充分利用济南市山、泉、湖、河等优势资源,开发户外运动、体育旅游、体育健身等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和景区,加快发展体育休闲业。鼓励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科学开发体育旅游项目,突出打造自行车、滑雪运动、徒步越野、极限挑战、登山、攀岩、户外垂钓、户外拓展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此外,将打造以济南奥体中心为核心的大型体育场馆综合体,快速提升济南市体育场馆运营和创收水平。

相关阅读
  • 高铁环游齐鲁体验列车济南西首发,一日环游八市沿途展示丰富多彩
  • 济南山体修复暨山体公园项目摘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二孩放开月嫂预约量猛增 济南等地需提前半年预订
  • 反家暴维权研讨会济南举行 四种方式教你如何维权
  • 济南汽车西站1月10日试运营 开通聊城等鲁西南7市线路
  • 济南一公交车电动车相撞 受伤女子倒地呻吟:这是哪
  • 十三五期间济南将投资1000多亿元 打造立体交通体系
  • 山体修复暨山体公园项目摘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上一篇:鲁能助教:全力争亚冠资格 塔尔德利张文钊恢复训练
      下一篇:东营通报6起违规问题 多涉及公车私用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