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哥"张孝强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称"大明元宝"是工艺品
昨日,本报报道了"元宝哥"的离奇经历。一个流浪济南的乞丐,守着一锭"大明元宝"不动心,苦等失主七八天,诸多能够吸引眼球的因素汇聚在这个乞丐身上,一时间让他似乎成了"义丐"的代名词。但是,这般经历太过离奇,不禁让人疑窦丛生,更何况,记者此前的调查发明,该事件的背后,总有一个疑似幕后推手的人若隐若现。为探求本相,本报记者一追到底,再次进行了探访。
读者热议
故事看起来太美 多数人难以信任
“元宝哥”的离奇经历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少读者感到事情太过美好,以至于令人难以信任。
读者李宗益认为,乞丐守着元宝等失主,很明显是一场闹剧。“我估计这元宝既不是金的也不是银的,连铜的都不是,无非是想引起关注,让围观的人多一点,多送一点小钱。仁慈的人不会上当上当,无非让大家哈哈一笑而己。”
读者吉建平认为,神秘台湾人请乞丐吃饭、救助张孝强,事情本身很简略,却因一个元宝有意无意的“遗失”引出了高人导演的“桂冠”,让人联想到当今社会为何“ 雷锋”不见了,善事走远了,人心冷淡了。
不过也有读者表现,不管“策划者”的目标何在,只要能让乞讨者得到救助,他们情愿信任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
专家鉴定
所谓“大明元宝”只是一件工艺品
征得张孝强的批准之后,15日上午,记者带着神秘人留下的“大明元宝”来到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进行鉴定。经过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鉴定,这个沉甸甸的“ 大明元宝”是个假货。他告诉记者,这个元宝是赝品,不是当时流通的元宝,只是一件浇铸而成的工艺品,没有任何收藏价值。
“这种元宝一般是银的,银元宝这么多年了,要是堕落了应当发黑或者发灰,不应当是绿色,外面应当是涂了一层绿色,应当是做上去的,整体断定是假的,重量也相对较重,里面可能是铅的。”李铭如此分析。
随后记者把元宝还给了张孝强。记者将心中的疑团抛给了张孝强,既然是假的,神秘人为什么要把这个赝品元宝留给他呢?身上带现金也就罢了,偏偏带一个元宝出来逛街,然后又恰好遗落在张孝强的身边,这到底如何说明呢?对此,张孝强连说“我也闹不明白”。
旁人作证
确有一位好心人经常请乞丐吃饭
14日晚上 11点左右,记者带着满腹疑问再次找到张孝强,正面询问是否有人在幕后告诉他如何做,他予以否定。此时,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卖桃的摊贩来到附近,主动向记者讲述了“神秘人”的事迹,内容与张孝强口中“神秘人”经常请乞丐们吃饭的说法如出一辙。
15日上午,记者在泉城广场附近找到另外一个乞丐老李。老李是个盲人,经常在路边吹小曲行乞,据张孝强说,老李与神秘人相识时间较长。老李说,去年以来他也受到过那个神秘人的接济,只不过因为他是盲人举动不便,吃饭的机会比较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