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讯(记者 刘利莎)如今,市区的马路上跑的电动小轿车越来越多,不少老年人把电动轿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还有白领开电动轿车上下班。而谈到电动轿车的充电问题,市民们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有的直接从楼上扔一条电线充电,有的则从储藏室门缝里伸出一条电线充电,还有在门口地面上凿沟埋电线的。不过,记者发现目前市民们自创的各种为电动轿车充电的方式,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规范电动轿车充电,统一安装充电桩成为市民们普遍反映的一大诉求。
小区转一圈,一栋楼前五六辆电动轿车
“我们小区有老年人的家庭现在至少都有一辆电动三轮车或者电动轿车,甚至一些年轻人都开始开电动轿车了,怎么充电确实值得思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市民认为电动轿车上路、停车都方便,价格也便宜,导致现在很多小区居民楼周围出现多辆崭新的电动轿车,占去了不少空间。“平均每个单元都有一两辆电动轿车,横七竖八地停在楼下,开个车都不大好经过。”
记者在开泰花园小区一栋居民楼周围发现,仅仅一栋居民楼周围竟然停放了五六辆电动轿车。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其中有的是上班的年轻人开的,有的是老年人出门的代步工具,由于大家都不把电动轿车停到储藏室或者车库里,楼下甚至出现了“抢地盘”的情况,有的邻居甚至为了让自家三轮车有地方停放,特意占地安装了车位锁。“有的直接将电动轿车停放到自家储藏室门口充电,挡住了其他车辆经过。”采访中有居民向记者表示,电动轿车越来越多,停放和充电都需要规范。
为充电方便,居民想出各种“妙招”
在红星小区的一栋居民楼前记者看到,储藏室的一扇门前停放了一辆电动轿车,而电线正好从门缝里伸出来。“我们的储藏室小,三轮车放进去都显得很拥挤,这种小轿车进去更是把储藏室挤得没有下脚的空,只能放在外面,从里面扯根线出来,电充好后,再下楼关掉。”小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下雨天充电感觉挺麻烦的,到处湿漉漉的,就怕传了电。”
而除了从储藏室门缝里伸出来根电线充电外,高层住户中有人会直接从自己家窗户口扔根电线到楼下充电,这根电线长期悬挂在窗户外面风吹日晒,看上去也不是太安全。“很多高层居民楼都是这样直接扔根电线下来,给楼下的电动轿车充电,有些很细的电线,感觉风吹日晒没多久就会漏电。”采访中居民对这种充电方式表示了担忧。
除了以上两种充电方式外,记者发现还有居民想出了其他的办法。在开泰花园小区记者看到,一户二楼的居民直接从自己的阳台扔下电线,然后将地面凿了一道沟,将电线埋在地下,在路边的花坛处又凿了个洞将插座放进去,充电时直接将电动轿车停放到花坛边插上插头。还有居民将储藏室门口的地面凿开后引线至花坛边,直接安装了一个约半米高的充电桩,看上去挺“高大上”。“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减少‘从天而降’的电线,不过不知道选用的是什么电线,埋在地下这么浅不知道是否安全。”采访中居民向记者表示,安装充电桩确实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不过如果能够统一安装就更好了,这样如果谁家有电动轿车谁家便在路面上凿沟埋线,不仅破坏了公共空间,而且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希望能够由小区进行统一规范安装,合理选择充电桩安装位置。
新闻链接
5年后,充电将不再难
为规范电动汽车充电,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指南》提出,到2020年,要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新增超过3850座公交车充换电站、25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245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
同时,推进公务与私人乘用车用户结合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新增超过43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在交通枢纽、大型文体设施、城市绿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建成超过24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对于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优先结合停车位建设充电桩。对于无固定停车位的用户,鼓励企业通过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的分时共享机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