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张彦彦)4月27日,这个看似普通平常的日子,对于43岁的市公路管理局济宁高速公路管理处济宁收费站收费员王传祥来说,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他要在这天为一名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自己一年零五个月前播种的善心终于可以开花结果了,这也让他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中济宁地区最快配型成功的捐献者。
捐献采集从当天上午10点10分开始,即使身体有些虚弱无力,王传祥还是坚持做完了4个多小时的采集。下午2点10分,从王传祥体内抽取的24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立即送往天津,于当晚通过输液形式植入被救助患者体内。当得知受助者成功接收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时,王传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直到现在,王传祥也不知道这位受助者是谁、长什么模样,但每当想到用自己的血液挽回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命时,他就感到无比幸福。
王传祥曾经是一名武警战士。2000年,在和战友一次外出途中,看到一辆红十字会采血车打着“急需B型血”的牌子,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胳膊。“从那以后,我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年都要献血。”王传祥说。一个偶然的行动,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从部队到地方,15年来再也没有间断,而且越献越多。截至目前,献血本就写满了20余本,献血总量已达43600毫升,无偿献血的奖杯也从铜质奖变成了银质奖、金质奖。
除了坚持十几年志愿献血外,工作和生活中的王传祥也一直是一个充满爱心,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七周年纪念日。这天在王传祥家里采访的时候,除了一本本献血证、一枚枚荣誉奖章,记者还发现一张由中组部发出的“特殊党费”收据。当年,曾经身为军人的王传祥不能像其他战士一样,直奔前线抗震救灾,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传祥请求从工资里扣除一千块钱作为“特殊党费”,用于支援灾区救援。“亲爱的战友、亲爱的兄弟,虽然帮不上多大忙,但我会在遥远的孔孟之乡,为你们祈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