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梁琨)在任城区仙营街道,一直活跃着一只“专业”的志愿者表演队,从抗战胜利70周年到国庆节再到前段时间创城准备,他们结合时下主题,精心编排曲目以专业的水准为群众献上精彩节目,宣传相关政策,以文化的形式号召群众积极响应。
这支义务演出的志愿者队伍,均来自仙营街道秦庄社区弘义家园,队伍中有刚上初中的学生,有退休多年的老职工,有小区的居民,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爱好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编排节目奉献演出。这支团队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呢?小区第七网格党小组组长吴春贤告诉记者,弘义家园里安置着13个回迁单位的居民,拆迁前,大家彼此间并不认识。拆迁后,大家成为弘义家园的一员,还自发组织起业委会,彼此间的活动也渐渐多起来,来往中竟发现不少人对曲艺有相同的爱好。“但曲艺爱好者们都各自玩。”吴春贤说,网格成立了、业委会成立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得组织搞起来,这一组织竟发现小区里有“高人”,是从济宁演艺集团退休的馆长朱传喜,在他的组织下,我们统计了各自的信息和特长,还在街道的支持下,引进了灯光舞台等设备和专业服装。”
前期,艺术团在小区内的多次演出彩排,发展了多名忠实粉丝。后期,艺术团不断提高标准,对演职人员进行台风、形体等专业培训,艺术团开始走出小区。“这些节目都是公益性质的,所有的演员都是志愿者。”吴春贤说,艺术团里多是退休老人,退休后要么呆在家里看电视要么聚在一起打麻将,都不利于身心健康。艺术团成立后,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艺,丰富了精神生活也娱乐了周边群众。
在该网格,除艺术团的志愿者们为大家奉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其他的志愿者还专门在假期时间,为小区的少儿们组织硬笔书法培训班。“老人聚在一起玩,小孩聚在一起学习。”吴春贤说,现在孩子们在电子设备中成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写得一手好字更是稀罕。免费培训硬笔书法的通知一出,小区学生、家长纷纷前来报名。对硬笔书法颇有研究、年已80岁的潘学典老人,特自编教案,免费为小区的孩子培训硬笔书法。“很多组织想高薪聘请潘老,他都不去。跟金钱相比,老人似乎更中意这份邻里间的情谊。”
如今,弘义艺术团已渐渐走上正轨,也拥有了不少粉丝。这个文艺组织,打算在以后的时间,不断锤炼团员们的素质能力,不断创造丰富多样的文艺节目,为大家献出更高质量文艺表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