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
普京成功又上头条,邀请特朗普明年去阅兵。
过去一个星期,中东局势总体平稳,普京不算焦点人物。但他在周末成功又上头条,因为特朗普自己披露,普京热情邀请他明年去红场阅兵。
特朗普很高兴,他这样对记者们说的:
我很欣赏收到了邀请。这非常重要,是庆祝二战结束……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去。
算起来,明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5周年。“逢五”之年,红场阅兵肯定更加精彩更加壮观。
普京应该也知道特朗普就好这一口,所以提前半年就发来邀请。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随着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欧洲领导人,比如马克龙、默克尔,还有其他东方大国的领导人,很可能也会出席这次盛会。
那特朗普来,应该也顺理成章。
从特朗普的表述看,他正在考虑中,确实很想去,但他也难得地留了一手,加了一句前提:如果可以的话。
毕竟,美国国内愈演愈烈的弹劾案,以及有关他“通俄”的种种指控,虽然特朗普一直希望改善美俄关系,但国内的各种掣肘,以至于让他每次与普京见面,都成了某种罪状。
但提前半年,普京就发出邀请,就可以看出,普京已经提前布局,并希望以此打开美俄僵局,也算是给特朗普一个意外的惊喜。
新的博弈,已经开始了。

(三)
三件大事,表面看似乎不太关联,但显然,多少也会相互作用,并对地缘政治乃至世界格局带来重大影响。
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
但走回头路的人,这个世界也不少。所以,最高领导人在进博会演讲中就做了一个生动比喻:“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江河奔腾论”,信息量很大吧。
第二,还要看到,博弈正在多维度进行。
显然,马克龙“北约脑死亡”,会对下个月北约峰会带来严重冲击;普京的热情邀请,又会给美俄关系带来新变数。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啊!英国有英国的折腾,美国有美国的自私,印度有印度的恐惧,法国有法国的谋略,俄罗斯有俄罗斯的手腕。风云际会,大家都在下一盘大棋,都在努力布局,都不容小觑啊。
第三,这一周最让人感触的,是这句话: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
确实,没有之一。听来很感慨,也为之一振。
一些朋友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还在后台留言说:难道不应该是“筑墙”而不是“拆墙”吗?那你就彻底错了!就是要拆墙,而不是筑墙。这应该既有现实针对性,也不是随便说说的。要知道,就这几天,还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
如果人心不齐、内部有隙,再高大的城墙,也挡不住入侵的敌人。
更自信的方式,应该是更加的开放,拆掉那堵墙,人心齐泰山移。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也难怪听完这次演讲后,马克龙很感慨,当天就当面告诉中国领导人:你的主旨演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布局已经开始,大戏就要上演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