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是美国的主要民族,但随着美国社会的撕裂,越来越多白人认为自己被边缘化,种族主义、纳粹主义、白人至上主义抬头,于是也有了特朗普的上台。一些白人开始走极端,美国社会面临更大的撕裂危机。
美国当下反移民的运动,更导致了一系列对移民的枪击案。今年8月,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市沃尔玛发生枪击案,凶手就宣称:他采取行动,就是避免得克萨斯州遭到“西语系后裔”的“入侵”。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美国众议员麦克高文就愤怒地写道:
今年5月,特朗普说,我们正被移民“入侵”。
埃尔帕索枪手说,他想阻止这种“入侵”。
特朗普问集会的人群:你怎么阻止这些跨越边境的人群。
“向他们射击!”一个人大声喊道。特朗普笑了,然后人群都笑了……

信号三,一场难以推动的改革。
改革是一场革命,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每一次惨烈枪击案后,都会是高涨的禁枪呼声;但每一次呼声,最终又都会被利益集团所击退。最可怕的是,人人都知道要改革,但人人都知道,改革进行不下去。这就是美国的困境。
去年匹兹堡发生枪击案,11人死亡。有记者问特朗普:你竞选时曾说,如果当上总统能阻止枪击案泛滥,现在如何看待控枪?
特朗普的回答: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争议。我怀疑,如果教堂里有武装警卫,就能阻止枪手,可能除了枪手别人都不会被杀。这就是他的逻辑是:如果人人都有枪,枪手可能就被打死了。
特朗普显然是反对禁枪的,在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是共和党的拥趸,想禁枪,共和党很多人不答应。
以至于不少美国人在愤怒呐喊:为什么新西兰枪击案后,马上就会通过禁枪法案;但美国悲剧一再发生,禁枪从来都没有结果?
问了都白问!

信号四,老迈帝国的蹒跚背影。
记得今年八月连续多起枪击案后,一张漫画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画面上,母亲和孩子都戴着钢盔、穿着防弹背心去商场。
孩子:妈妈,我不想穿着这些去商场。
妈妈:但孩子,我们不能侵犯别人的第二修正案权利啊。
因为宪法第二修正案,支持美国人拥有枪支。尽管美国人人都知道,这样的宪法早就该修改,但改革却推行不下去。
这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最近几年,感觉美国就没消停过,政治上吵得是一地鸡毛,外交上口水满天飞,社会上一次又一次枪击案。
似乎让人看到的是一个帝国蹒跚背影。一个国家强大崛起,各方面生机勃勃,矛盾主要在外部;但当一个国家衰败,各种矛盾就会充分暴露,更多是在内部。现在的美国,国内各种撕裂,一些问题积重难返,却又无力解决,感觉是眼睁睁地看着更大的危机发生。
中国有句古话这样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话未必都对。美国肯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很多很多地方,我们必须要清醒;但现在的美国,也有太多太多必须吸取的教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