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唐绍龙的拾金不昧,才有了丁翊龙的慷慨相助;正是两名山东汉子的义举合二为一,才有了这段感人至深的情义佳话。当他们的故事见诸报端,更多的爱心纷至沓来。在环环相扣的爱心传递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催化,相互激发,引领社会向上向善。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最先让人感动的是唐绍龙。唐绍龙作为一位普通百姓,即便正在为儿子唐一轩骨髓移植手术费一筹莫展之时,也没有为意外之财动心,主动联系失主丁翊龙将钱包归还。唐绍龙的所作所为正是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最好诠释。为了救治孩子已经背负十余万元债务的他,面对一笔数目不小的现金,做出了非常正确而又不易取舍的选择。虽然与两万元擦肩而过,可却因此得到了一个“善果”。“好人好报,德者有得”在唐绍龙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绍龙先后获评“济宁好人”“山东好人之星”。2019年,被授予“第七届全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并被授予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记者 万德龙)
评:
让拾金不昧的美德
发扬长存 浸润人心
拾金不昧,归还失主,唐绍龙的故事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他的宝贵品格却留给了社会无限的正能量,他就像一位带头人,不断感染、引领着更多人加入到“真善美”的队伍当中,共同播撒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时下,我们也看到过这样的新闻,公路上有货车出了交通事故,货物从车上翻落下来,附近的居民便一拥而上开始抢夺,无论车主如何苦劝,都无法让人们停下来,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有些人抑制不住那颗贪婪之心,完全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抛弃了。
有人见利忘义,也总有人身处困境仍不为利益所动,唐绍龙和更多像他这样的普通人,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拾金不昧的美德不能丢,真善美也没有走远。而两种人生境界的对比,既让一些人汗颜,也让旁观者感慨。
“哄抢”可以“传染”,拾金不昧同样能够感染他人,正是在唐绍龙美德的感召下,失主和更多的热心人纷纷解囊相助,让老唐一家得以渡过难关。你向社会播撒怎样的种子,社会就会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你,好人好报,就是真善美的不断传递。
拾金不昧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人诚实做人,善良待人的道德品格。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金钱的“诱惑”,这些诱惑不仅仅意味着人生的抉择,也考验着人性的底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实做人、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不像见义勇为需要具备一种难得的英雄气魄,而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遵守的行为准则。把这种美德播撒在生活的土壤里,便会长出芬芳的花朵,浸润每一个人。(扈宏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