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土耗子”趁夜狂啃古汉墓群》一文经本报刊发后,引起多个部门的高度器重。7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山东青岛胶州市九龙镇非法挖土现场看到,发掘机和工程车辆已经撤离 ,施工现场已经停工 。据青岛市文物局相干负责人介绍,由于施工部分古墓已经明显露出来 ,近期将组织考古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和发掘 。
■再探现场 汉墓群工地已停工
7月16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胶州市九龙镇双岭村与盛家庄村之间的汉墓群工地看到,工程车辆已经撤离现场,而且也没有工人看护。
正在玉米地里拔草的村民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很多工程车在这里挖土,已经挖出来的断面很陡峭,一旦遇到雨天,很容易呈现滑坡现象。还有一些古墓就在断面的边沿,如果上面的土层坍塌下来,这些古墓将会直接埋在下面的土里。
据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介绍,非法取土已经损坏了部分汉墓葬,而且还有一些墓葬就在土方中间。如果一旦让盗墓者发明,这些保存完好的墓葬将会被盗空。“我们看到了你们的报道后,立即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接洽,让这个工地停工。”青岛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损坏原因 手续不全就促施工
7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市九龙镇政府,国土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处地块的应用性质为基础农田,但是地块地处山岭,高低不平,种植非常麻烦,镇政府因此向胶州市政府打报告申请,对这块土地进行土地收拾,然后多造农田。此事得到了胶州市政府的批准,并且经过了胶州市国土局和计划局的批复。
该镇向记者出具的批复文件中,明白提出,因此地块内发掘过汉墓,镇政府应当征得文物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收拾。
既然批文中明白提出经过文物部门批准后方可收拾,为什么现在未经允许开端取土?相干负责人告诉记者,重要是镇政府操之过急,加上施工单位提前进场才造成了损坏古墓的局面。
■文物部门 此前曾发掘大批贝壳
“这些墓葬保存得相对照较完好,对研究胶州汉代时代的人文历史以及生活习俗有很大的考古研究价值。”7月16日下午,记者随青岛市文物局和胶州市文物部门的相干负责人赶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经过对这些保存下来的墓葬进行初步勘察,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工地的一处断面处看到,两边都是原始土层,中间搀杂着一个墓葬,经过初步勘察,这处墓葬上面的封土已经被毁掉,幸亏地下的墓葬还保存得比较完好,不过墓葬里面是否被盗过,需要进一步发掘才干得出成果。
青岛市文物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此处已经被作为文物保护,并将对此处汉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清算发掘,最大程度保护文物的完整。
近期该工地的抢救性清算发掘将正式展开。因以前在此处发掘时,发明了大批的贝壳,阐明当时胶州已经非常风行吃海鲜。这些墓葬的发掘,对汉代时代胶州的人文历史以及生活习俗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专家释疑
胶州地下文物多因为古文化繁荣
为何胶州市地下文物如此丰富?7月16日下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玉海所长告诉记者,胶州历史长久文化残暴,有着4500年的文明史,从史前的三里河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胶州都有相应的文物出土。胶州市铺集镇此前曾发明夏商周时代的西皇姑庵遗址,而且出土了大批的铜车马以及带铭文的青铜器,阐明当时胶州已经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区。
由于胶州湾和大沽河水上交通方便,胶州占领地利原因,使胶州始终处于一个文化交换的十字路口。林玉海所长告诉记者,历史上的胶莱平原,是东西文化的融汇交换之处,所以胶州从历史至今都是相对照较繁荣。“众多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出,胶州在古代的经济文化一直比较发达”,因此,胶州地下文物比较多的现象并不难懂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