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初以来,三亚房地产热潮蔓延至城郊农村———凤凰镇水姣村、芒果村,天涯镇、田独镇等地的村里建起了一栋栋高楼,村庄里成了日夜轰鸣的工地。一栋栋小产权房竖立在狭窄的村道两侧,村民们光着膀子向前来看房的客人介绍:1楼起价4000元,11楼8000元……
据懂得,这些小产权房由村民出地、外地老板出钱投资,两方共同分成。盖楼的速度奇快,一个星期盖一层。买房者以外地人居多,他们不是自己住,而是用于出租。
■本报记者 王成诚 摄影报道
村里冒出10多个“楼盘”
“海虹路西侧芒果村一块地皮350平米,属于私人住宅基地,交通方便,在房产飘飞的时刻,你还在等什么,现在有意转让,如有意向,欢迎您亲自来考核,价格好商量!”这是记者在某网站上见到的信息。
350平米,比半亩地稍多,叫价300万,比海棠湾的地还要贵,可谓寸土寸金了。14日中午,记者来到“寸土寸金”的芒果村,时至中午,芒果村仍处在一片喧嚣之中,楼房施工的声音回荡在狭长的村道上。
在村道两侧立起了一栋栋高楼,有的楼房高达11层,一辆水泥浇灌车正在开足马力,工人们在楼顶上不停地繁忙,繁忙场景不亚于大型房产项目。
“一个月后要封顶!”工人李先生操着浓重的湖北口音告诉记者,在这里进行施工的多是两湖以及四川一带的工人,这里从年初就开端建房,这些房屋都是用于出售的。
凤凰镇水姣村的场景比芒果村更为壮观。记者在道路两侧看见,路边的荒地上均建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电线杆上挂着印有“地皮、套间、楼房、买卖”的广告牌,下面还写着电话号码。
记者在水姣村一带访问看见了10多处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和正规的项目不同的是,这些项目工地前没有设置悬挂有报建、施工允许的施工告示牌,当然也没著名称,甚至连建成的“小区”也没个名字。
这里的项目从2009年底开端兴起,本来才一两处,到了今年年初,更多的项目拔地而起,到现在已经有10多个“楼盘”了。这些楼房的用地均是宅基地,办不了报建手续、计划允许,当然更没有预售允许证。
记者在天涯镇、田独镇也发明了小产权房的身影。
村民出地外地老板出钱盖楼
记者在访问过程中懂得到,芒果村、水姣村一带的小产权房基础的运作模式是———村民出地,外地人出钱投资建造。
水姣村一带的“楼盘”几乎没著名字,其范围也是大小不一,有占地数十亩、十亩左右的,甚至连数百平米的也有。
水姣村的村民告诉记者,不少土地本来都是农田,村民见到有利可图便与外面的老板合作,村民出土地、老板出钱盖楼,以销售房屋所得进行分成。
来投资的老板多是内地人,这些项目建设速度非常快,首层施工完成仅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此后昼夜施工,以一周一层的速度很快落成,最落后入装修。
记者在水姣村还遇见了几名来此看房的外地人。他们表现,这里的房子其实并不合适居住,其所用建筑材料和设计理念都与正规的楼盘相差甚远,住在里面舒适度很差。他们买下房子并不是用于自己居住,而是用于出租。
“投10多万就能买到一套房,出租几年就能收回成本。”外地购房者刘先生说,虽然他们很担心这些房子遭到强拆,但做些划算的投资,不冒点风险是不行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