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非房地产主业国企不得进入楼市”的禁令一出,在房地产行业引起强烈反应。业内广泛认为,新政发威的前提是国企主业的明白界定。
房地产升温后,国企进入地产业已成趋势,“2005年至今没有间断过。”信立怡高房地产顾问机构总经理朱江说,目前,这些企业的子公司或控股参股公司逐渐成为我省地产行业的主力,其开发的楼盘在全省至少盘踞半数,甚至更高。
朱江称,以济南为例,典范代表有阳光100(兖矿团体)、黄金99 (山东黄金)、翡翠郡(中国重汽)、凯旋新城(莱钢)、鲍德现代逸城(济钢)、名筑美嘉(浪潮团体)等,传统家电制作业的海信在济南有几个项目,青岛啤酒日前也拿下一块商业用地,正式进军济南房地产业。
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国企进军地产首先是利益驱动。目前一般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8%,而房地产业在20%以上。
业内人士称,地产行业是典范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一个50万平米的中等开发项目,仅土地款一项至少得五亿,还需至少一亿的启动资金。“这对一些范围宏大的国企可能轻而易举,而且他们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撑,而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一次拿出五六个亿可能十分艰苦。”
获知禁令后,业内人士广泛的反应是,土地市场的非理性竞争激动或将得到有效遏制,房价上涨势头将会回落。但此次禁令并未明白界定主营业务,对于这一问题,记者也未能从国土部门获得确实答案。
李铁岗称,在企业形态日趋多元、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区分的确存在必定艰苦。按照字面意义,主营业务应当根据企业的注册情况区分,“如果企业经营范畴中有房地产开发,就应当断定为主业”。
但李铁岗同时认为,主营业务应至少占企业(团体)全部经营收入的50%以上,按这一标准,很多已有地产项目标国企显然不符合。他表现,“界定标准需由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白,这是禁令施展作用的必要前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