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隐私,多人“旁听”。“最后一次月经什么时候”、“哪天同房的”、“做过几次人工流产”、“孩子要不要”……这些最隐私的问题,谁都希望只对医生一个人讲。可让人尴尬的是,看病时你的身边可能围了一堆患者,甚至包括家属。
对此,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陈素文也非常无奈,“连我自己去看病也会遇到同样的尴尬。诊室里好多病人、家属围着大夫,里三层外三层的。”陈素文表示,目前除了私立医院和特需门诊,大医院的普通门诊基本上都这样,原因就是医疗资源太有限了。“我们也希望走一个病人再进一个,可病人太多了。有的病人进来就是让大夫解释一下刚出来的化验单,我们不能让她一直等着吧。有那维持秩序的工夫,我可能都看完一个病人了。”陈素文建议,如果你特别在意自己的隐私,你可以跟旁边的病人说“我想跟大夫单独聊两句”,一般人都能理解和回避的。
做B超,尿憋好了,可还没轮到自己。做过B超的人都知道,憋尿是个“技术活”,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了,都轮到自己了,还没达到医生的标准,只能往后推迟。最要命的是太快了,都快憋不住了,可前面还排着好几位呢。不去厕所,内急难忍;去吧,又怕白憋了,真是纠结。
北京协和医院B超室主治医师杨萌建议,如果尿已经憋好,一种方法是去厕所稍微排出一点,缓解压力;另一种办法就是跟医生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提前做,医生一般都会通融的。
以上情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看上去是小事,其实反映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的一面。“现在我是医生,终归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患者。”郑法雷教授表示,其实,给容器换个长柄、挂个布帘、贴个温馨提示,都不会花太多钱,却能让患者从细微处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希望医院管理者多站在百姓的角度着想,创造更舒心的就医环境。(张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