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近日印发《中国预防与把持梅毒计划(2010-2020年)》,《计划》表现将加大防控力度,有效遏制发病激增,逐步逆转疫情上升趋势。全文如下:
中国预防与把持梅毒计划(2010-2020年)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沾染病,可引起神经、血汗管等多系统侵害,甚至要挟生命。梅毒可通过胎盘沾染胎儿,导致自发性流产、逝世产或先天梅毒等。沾染梅毒可增进艾滋病的传播。为了保障宽大国民群众的身材健康,进步人口素质,有效把持艾滋病和梅毒传播,根据《沾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本计划。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呈现,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风行浮现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报告病例80406例,年发病率为6.50/10万,2009年报告病例327433例,年发病率为24.66/10万,发病率年均增加14.3%。1997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为109例,报告发病率为0.53/10万活产数,2009年报告病例数为10757例,报告发病率为64.41/10万活产数,发病率年均增加49.2%。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沾染病报告中居第三位。高危人群梅毒沾染率高,2009年艾滋病监测哨点成果表明,暗娼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0.6%,平均为2.4%;男男性行动人群最高达31.2%,平均为9.1%;吸毒人群最高达27.9%,平均为3.4%;孕产妇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1.3%,平均为0.5%。
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道路传播,传播道路与艾滋病基础一致,沾染梅毒后只要及早发明并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目前,我国梅毒风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部分人群存在卖淫嫖娼、婚前和婚外性接触、男男性接触等多性伴高危行动;宣传教导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重点人群梅毒防治知识和防备意识不高,预防干涉措施笼罩面不足;部分医疗机构梅毒诊疗服务不规范、服务机制不健全、可及性不够,防治队伍才能不足。我国梅毒风行形势日益严格,把持任务艰巨,工作亟待加强。
二、领导原则
(一) 预防为主,防治联合。
(二)整合资源,综合防治。
(三)因地制宜,分类领导。
(四)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三、目标
总目标:加强梅毒和艾滋病防治的有效联合,建立健全梅毒把持工作机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到2015年,有效遏制梅毒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到2020年,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降落趋势,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在15/10万活产数以下。
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和2020年底分辨实现相应把持目标。
(一)到2015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全国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加幅度把持在5%以下;全国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把持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
——全国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农村居民达到75%,流动人口达到80%;暗娼和男男性行动人群达到90%。
——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相干知识和技巧标准控制合格率达到85%;孕产期保健人员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相干知识和技巧标准控制合格率达到80%。
——性病诊疗机构主动供给梅毒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达到80%,梅毒患者接收规范诊疗的比例达到80%;艾滋病咨询检测点的受检者和社区药物保持治疗门诊的服药者免费梅毒检测率分辨达到90%,为梅毒抗体阳性者供给必要转诊服务的比例达到90%。
——城市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80%,农村达到60%;沾染梅毒的孕产妇接收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70%;沾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接收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婴儿1年随访率达到80%。
——基础建立梅毒监测检测网络和梅毒检测实验室质量把持系统,梅毒监测检测和疫情报告质量明显进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