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但现在相当多的6月龄婴儿处在母乳不够吃的状态中。根据秦淮区妇幼保健所日前对辖区内的婴幼儿母乳豢养情况做的调查,该区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豢养率仅有50.1%,造成纯母乳豢养率低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母亲上班后奶水分泌减少。
现状:母乳豢养率不高,纯母乳豢养婴儿发病率低很多
据介绍,不久前,秦淮区对中华门、夫子庙、钓鱼台等6个街道中所有6个月以内的532名婴儿进行了入户调查。成果发明,4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豢养率为62.1%,6个月以内纯母乳豢养率为50.1%。
“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豢养率是一个地区婴幼儿营养、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制定的《婴幼儿豢养全球战略》中提出的目标,6个月内婴儿母乳豢养率应当达到100%。”有多年儿保工作经验的秦淮区妇幼保健所儿保科科长赵曙光介绍,该区的婴幼儿母乳豢养情况和全市的整体情况差不多。
毋庸置疑,对小宝宝来说,母乳的营养价值是各类乳品中最高的,母乳易于消化、接收,并可供给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有利于帮助孩子抵抗各种病菌的侵袭。这一点从秦淮区此次调查成果也可以看出:532名受调查孩子中,呼吸道发病率为13%,其中母乳豢养的婴儿发病率为11%,人工豢养的发病率为26%,相差一倍以上。
原因:工作压力大,母亲上班后奶水骤然减少
都知道母乳利益多,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孩子得不到纯母乳豢养呢?
“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产妇奶水不足,很多家庭不得不给孩子补充奶粉或其他乳品。”赵曙光介绍,以前一些错误观点认为,孩子仅吃母乳营养太单一,因此不少家庭急于给三四个月的婴儿添加奶粉、主食等,也有的是因为产妇生病,接收药物治疗不合适持续豢养孩子,影响了6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豢养率。但近几年来,随着母乳豢养知识的普及和对产妇产后护理的改良,上述几种干扰因素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母亲休完产假上班后,奶水骤然减少。
据介绍,奶水分泌受情感影响较大,紧张、焦虑都会减少奶水分泌。在秦淮区的调查中,65%的母亲在谈到不能纯母乳豢养的原因时都表现“奶水分泌减少”,其中休完4个月产假恢复上班的母亲占了大多数,有的母亲甚至在生育后一两个月就不得不上班。(记者 倪秀萍)
22年前出台的产假规定已与实际脱节——
专家建议:延伸女职工产假
本报讯(记者 顾雯)女职工产假为4个月,孩子1岁内每天哺乳时间1小时。22年前出台的《劳动法》相干规定延用至今。而随着城市发展,回家哺乳花在路上的时间可能都不止1小时。专家指出,22年前出台的规定应根据社会发展及时修正,适当延伸女职工产假对企业和职工是双赢。
“不是不想用母乳豢养孩子,只是产假只有4个月,想多喂也不行。”在我市一家外企上班的董菲,孩子4个月大时就断奶了。“从单位回家,来回需要1小时,中途回家喂奶不现实。我当时也曾和单位商量,能不能多休2个月假,停薪留职也行。但单位领导说,再休假,岗位就留不住了。”
记者懂得到,我国1988年出台的《劳动法》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晚婚晚育者可延伸至12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每天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哺乳时间单胎为30分钟。如路途较远,可将两次授乳时间合并应用。有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上夜班及加班加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仲裁处负责人马连章说:“这一规定从1988年出台,一直沿用至今。如果女职工想要延伸假期,可采用与单位协商的措施,在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上与企业达成一致。”
但采访中不少职业女性反应,想协商休产假很不容易。“职工和企业谈判时,本来就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法律的硬性请求,企业不批准休假,职工基本无法争取。”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教授朱必祥认为,22年前出台的法规,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正。“22年前,大部分女职工住在职工宿舍,宿舍和厂区距离较近,一天两次哺乳时间基础可以满足哺乳需求。但现在,随着城市发展,半小时的哺乳时间可能连路上的时间都不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