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在卫生部门颁布的标准之内,就不会对人体有害——
97%的加工食品含添加剂
前几天,安徽合肥的王奶奶接孙子来家过端午节,却因为限制孙子吃薯片和泡面,把小孙子惹得嚎啕大哭,“你看看上面的成分,防腐剂、味精还有这酸那酸十多种,哪能多吃啊!”王奶奶说。
记者在合肥市三里庵家乐福超市随机采访了6位购物者,采访成果出人意料的一致,所有人对于添加剂比较多的食品,都有点敬而远之,害怕对身材有害。事实上,目前批准应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市场上销售的加工食品中97%含有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只要是在卫生部门颁布的标准之内,食品添加剂都不会对人体有害。”安徽省质监局食品处处长仲炎说,“比如你吃草莓酸奶,虽然酸奶里有一些草莓果粒,但是事实上你吃的浓浓的草莓味可不是几颗草莓果粒就能做出来的,这重要是添加了一些草莓香精。”仲炎流露:“目前,卫生部门已经就进一步规范食品应用添加剂等事项出台了相干草案,已经开端向社会公开征求看法。”
实际上,作为现代食品加工业发展的产物,食品添加剂有着改良食品色、香、味等感官指标,保持和进步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比如食盐中的抗凝结剂可以防止盐粒结块,牛奶中的增稠剂增加了液体黏稠度。曾有专家指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加工业。”
仲炎告诉记者,此次《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出台,重要就是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对于很多食品加工企业来说,盼望配料表上的需要标注项越少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花费者的害怕心理,而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则是盼望配料表越明细越好,包含应用的添加剂中成分的多少,都应当给花费者一个明白,“这也是保护花费者知情权的必定请求。”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标注问题多——
花费者常常一头雾水
今年6月,《食品安全法》实行一周年,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七项规定,预包装食品包装的标签应当标明所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新近实行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流通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但记者访问广州一些超市,发明厂家商家对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和标注上依然难叫人放心。
广东工商局近日颁布了一批不合格食品名单,其中由上海金丝猴团体生产的一款金丝猴巧克力以及由华丽食品生产的奇之脆米通被检不合格。“金丝猴”被检出低聚异麦芽糖型无蔗糖巧克力(代可可脂)中添加剂安赛蜜含量不合格;东莞市华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奇之脆”米通,检验人员检出其含有抗氧化剂,但该企业未在商品标签上做出标注。
很多花费者担心添加剂迫害健康,将添加剂标示在食品外包装上将有助于花费者选择。但不少市民反应,商家只是笼统的将添加剂的名称罗列在外包装上,诸如:黄原胶、柠檬酸、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阿斯巴甜、水解植物蛋白……这些名称本来就看的花费者一头雾水;更让花费者看不懂的是,商家只标注名称而不标注含量,花费者更是无所适从了。
在广州,记者发明,一些散装食品如饼干、腊味、海产品等,基本就找不到添加剂标示;另外还有部分商品,商家在外包装上仍然不标示食品添加剂种类。记者在天河一横路宏城超市见到,当地某著名品牌的牛奶,销量不错,但记者在其外包装上怎么也找不到添加剂成分标示,就连盒装牛奶必不可少的防腐剂也未标示。
在合肥,记者访问了几家超市食品专柜,发明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标注同样问题不少。尽管绝大部分包装类食品的外包装袋上都有了明白的食品添加剂标注,比如色素、香精等等,但是标准不一,比如合肥本地产白帝牌酸奶,就明白标注了相干添加剂的成分,但是一些著名品牌却只标明了牛奶、白砂糖等基础成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