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等药物残留是影响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等残留药物,会逐渐在体内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产生病变,产生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免疫克制等。然而半月谈记者最近在陕西一些乡村调查时发明,出于治疗、预防疾病和增进动物生长的需要,养殖户广泛存在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等药物的现象。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一位养鸡大户向记者讲述了这其中的无序和无奈:
现在养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以前100只鸡中能有60只下蛋,就能保住本钱,现在没有90只下蛋,就要赔钱。这两年鸡在冷暖交替时常得各种怪病,鸡不产蛋,如果不换着方用药,多用药,把病治好,养鸡户不但没受益还要亏本。
以我家现在的4000只鸡为例,养鸡用的玉米价格已经由前两年的0.6元/斤上涨到了目前的1.1元/斤,饲料价格也由以前的70元/袋涨到了现在的120元/袋,4000只鸡一天的饲料投入就要1600元。如果鸡不下蛋,还要用药,每天的亏损将近2000元。
这两年,这种情况是常有的,鸡得病比较多,而且越来越怪,为了预防或治疗,养殖户只能不停地将各种药品拌入鸡的饲料,或者直接注射。
比如这种鸡不下蛋的怪病,养殖户们都查不出病因,找不到有效的药方,治不好,或者症状稍稍好转后又会呈现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不停地换药、加药,包含抗菌药、消炎药在内的各种抗生素类药不停地在鸡群中施用,但往往后果并不明显,需要不停地试,不停地换。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村养鸡的数量已经少了很多。过去最多时达到过60万只,养殖1万只以上的农户也不在少数,而目前全村养鸡数加起来才2万多只。
我们村本来是一个远近驰名的养鸡大村,虽然远离城市,可很多人都因“鸡”而富,如今却不敢养了,实际上是失业在家,断了生计,所以村里人都很着急,我们养殖户也常在一起讨论这里面的原因。拿我几个月前养的1万只鸡不下蛋的事来说,从发病到鸡群沾染,不超过4天时间,而全村的鸡全部沾染,也就是半个月左右。这可能与村里鸡舍相连、养殖密度过大等有必定关系,但是也说不好,因为离郭杜镇几十公里外的细柳镇和斗门镇,鸡得的也是这种病。据我所知,一些养殖设施完备的鸡场也呈现了这种病情。
大家猜忌,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空气质量降落。以前这里没有搞工业开发的时候,鸡没有这么多病,就算得了病,用石灰往鸡舍一撒就能起作用。而现在,很多病连西安市畜牧兽医防疫站的专家来了也不必定能治好,驻村的4名兽医给鸡开的药,只能缓解鸡得病后大批饮水、食量减少、发低烧的症状,但还是不下蛋。
有的病各种兽药都用过了,仍不见效,我就从药店里买回不少人用药持续试,包含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等都买过。我想,一来人用药假药少一点,二来人用药的药剂含量能大一点,没准就能管用。现在我家各种人用药和兽用药都有,多得都能开药店了。
有一次鸡发病,粪便不像往常呈黄色粉末状,而是绿色稀水状,我认为是鸡的肠道出了问题,就注射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但后果并不好;后来又把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和硫酸阿米卡星一起注射,后果仍然不好,只好再换药。有时候是人药搭配兽药,有时候是兽药搭配兽药,有时候是人药搭配人药,每次在100只鸡上进行注射,如果后果好了就给其他的鸡注射,后果不好就在3天后持续换药,不停地组合。很多时候,连我自己也忘了哪些药可以用在鸡的这个症状上。
村里的兽医经常也没有措施,就拿现在鸡得的这种病来说,有的兽医看过后认为是流感,有的认为是新城疫,也没有统一的结论,不同的兽医给鸡开的药方也不同,而一次买药的钱就要500元,如果不管事的话就得持续找另一个兽医换药。到最后,一只鸡用了哪些药,用了多少药都没人说得明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