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转基因作物正在脱下神话的外衣。美国科学家表现:转基因作物远没有当初想像的那么美好,更没有转基因技巧公司所承诺的那么神灵。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用16年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白阐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无法改正补充的副作用。(7月6日《国际先驱导报》)
当美国转基因研究开端从“挑衅自然”向“尊重自然”嬗变的时候,我们的转基因作物却正在高歌突进的商业大道上飞奔:2009年8月,国家农业部为包含BT水稻在内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打开了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的“闸门”。这被认为在世界历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十数年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历史,给美国带来的教训无非有二:一是除了超级杂草,转基因农田里还呈现了超级虫,农田作业的燃料成本进步了一倍多、农药的用量超过了天然作物种植,种子成本也大幅度攀升;二是2009年5月,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推出的报告引起了轰动,报告强烈建议,转基因食品对病人有严重的安全要挟,号召成员医生不要让他们的病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教导所在社区大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诚然,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我们不能在转基因技巧上后置于人,转基因技巧的商业化也是不可拦阻的趋势,然而,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政府应当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科学家不能完整、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革,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迫害”。事实上,与人类生命健康相干的重大科学实验,除了小白鼠外,必有人类作临床实验,问题是,即便某些专家号称“完整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他们也未必愿意长期食用并验证其安全性。科学的态度,起码应当有极力推重转基因作物的专家们分组实验,拿出翔实的数据为世界证明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而这个时间,起码应当是两代人。
有一个常识是需要我们谨记的:转基因技巧专家,从来就不是转基因安全专家。换言之,这是两个概念。如果说,转基因的木瓜或者番茄还属于需求弹性比较大的瓜果蔬菜,那么,转基因水稻就是我们别无选择的主粮。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组织曾就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入关证”提出诸多疑问,譬如为何不公开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专家名单、环境与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是否参与讨论、是否会咨询其他利益相干者等,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些具有天然竞争优势的物种似乎保有一种过于乐观的姿势,懒得回应相干质疑。
转基因能转变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一时很难答复,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转基因必定能够转变什么。只是,历史不是科幻片,没有时间机器可以逆转重选。美国的转基因实践,可谓前车之鉴———尤其在事关食品安全与生态健康的问题上,我们或许不能总是那么天真地乐观、无畏地冒进。(邓海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