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进步到12万元;外地迁入老年居民的参保门槛放宽了;机动就业人员也有医保个人账户……
从本月起,新版《杭州市基础医疗保障措施》正式实行。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老版《杭州市基础医疗保障措施》相比,有五大变更特别值得关注。
变更一:农民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进步
原政策规定,农民工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最高限额以上部分医疗费,全部由个人自己掏钱。
不过,近年来,随着杭州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农民工的收入也在逐年进步。根据国家新医改计划的请求,职工基础医疗保险兼顾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应进步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据统计,目前杭州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在1500元—2000元之间。
为此,新政策中,农民工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由本来的10万元调剂为12万元。
变更二:外地迁入老年居民参保门槛放宽
原政策规定,2007年1月1日后户籍关系迁入杭州市区的老年居民,必须具有杭州市区非农户籍累计满5年,才可以享受医保政策。
目前来看,有些2007年后户籍关系从外地迁入杭州市区,且未满杭州市区非农户籍5年的老年居民,因政策原因不能参保,但因为这部分人已经迁出了户籍关系,没法享受当地的医保,暂时成了医保“真空地带”。为了妥当解决他们的医保问题,新政策决定取消迁入5年后才干参保的限制,户籍转到杭州市区即可参保。
变更三:机动就业人员也有个人账户
之前的医保政策,机动就业人员参加基础医疗保险,不能像企业在职职工一样,建立个人医疗账户。对此,机动就业人员看法也比较多。
所以,在这次的新医保政策中,特别规定要为机动就业人员建立个人医疗账户。具体来说,在不增加个人缴费累赘的情况下,机动就业人员当年的个人账户,以上年度省平工资为基数,根据不同年纪段的必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即35周岁(含)以下的是0.4%;35周岁以上至45周岁(含)的是0.7%;45周岁以上的是1%。打个比喻,据统计部门的数据,2009年我省全社会单位(私营经济单位)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7480元。你今年是34周岁,那么你当年的个人账户里就有27480×0.4%=109.92元。
以前机动就业人员看门诊,先要个人承担1000元的起付标准,有了个人账户后,就可以先用个人账户里的钱,用完了账户的钱,再承担起付标准。个人账户里的本金和利息都归参保人员所有。
变更四:市区农村居民可参加城居医保
原政策规定,杭州市区的农村户籍居民中,除了中小学生,其他像老年居民、城镇非从业人员是不能参加城镇居民基础医疗保险的。不过,现在杭州提倡的是城乡兼顾发展,所以新政策明白取消了这一政策限制。
也就是说,今后,所有的杭州市区农村户籍居民都可以参加城居医保。这样做也有利于城居医保和新农合政策的并轨,增进医疗保险市级兼顾。
变更五:
取消企退人员一次性门诊兼顾启动资金
之前,为了平衡企业累赘,补充退休人员门诊兼顾基金的不足,规定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纳入社会兼顾时需缴纳一次性启动资金(3396元)。目前来看,杭州市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门诊医疗费都已经纳入社会兼顾,制度间也有了比较好的连接。所以决定,不再向企业征收退休人员一次性门诊兼顾启动资金。
此外,修正版的《杭州市基础医疗保障措施》明白了几个概念,杭州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履行市本级兼顾,要推动基础医疗保险市级兼顾,实现市域范畴内医疗保险“一卡通”等等。(费敏浩 翁浩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