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3日电 中国疾病预防把持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副所长、研究员王竹天13日指出,我们现在所食用的不管是液态奶还是奶粉,质量和以前相比都没有任何下降,从某种指标和请求上看,标准还进步了很多,在安全性能上我们给予很多的保障。
卫生部13日就乳品安全国标情况举办例行消息发布会,介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关情况。
王竹天表现,需要辩证来看待乳品标准的高和低,它和我们现在所饮用的食品德量没有直接的关系,换句话来讲,我们现在所食用的不管是液态奶还是奶粉,质量和以前相比都没有任何下降,从某种指标和请求上看,标准还进步了很多,在安全性能上我们给予很多的保障。比如婴儿配方食品,我们所有的指标跟国际标准相比,都规定得更严格,而且根据中国本身的特点,还制定了一些更为严格的规定。从总体来看,这次清算后的乳品标准是进步了,而且更合适于现在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有记者提问称,“刚才两位专家都说了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不会影响现在在市场上买到的这些奶粉和鲜奶的质量,能不能详细说明一下为什么不会产生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把持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应当这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大家看一下液态奶的蛋白质,包含酸奶的蛋白质,再看看奶粉的蛋白质,就可以发明我们没有倒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前后比较并没有倒退,所以对花费者的健康没有影响。而且国家标准是“最低”标准,企业标准要比这个高。
陈君石进一步说明指出,现在乳品企业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换句话说,范围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而在一些大的企业,大家可以看一下他们的企业标准,就不是我们国家标准这样的,所以国家标准必定是“最低”标准。建议大家不要光盯住生乳,奶制品经过加工成奶粉后蛋白质的含量就不一样了。生、鲜奶是2.8,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又高上去了。其实是通过食品加工,把水分挥发掉了,它的蛋白质含量跟原料是不一样的。
针对媒体报道“菌落总数好象也是一种倒退”质疑,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答复指出,目前中国小范围奶牛养殖比例还是较高的,100头以上范围养殖比例仅为23.1%,这种小范围养殖的现状短期内是很难转变,虽然有关部门、处所政府近几年加大了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撑的力度,每年范围化养殖比例也都不同程度的有所进步,但还需要一个过程。养殖程度低就造成了生乳菌落总数相对较高。
吴和平表现,当前颁布的生乳国家标准当中,菌落总数为200万,能够保护大批的中小范围养殖户的利益,保护中国奶牛当前产业实际,保护中国奶业稳固发展。随着奶牛场的程度进一步的进步和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调剂,生乳菌落总数必将会逐步的下降。(据中国网文字直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