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纲领(2010-2020年)》(以下称纲领)提出:‘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不仅是一项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世界生命题,也将对我国的未来战略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现年65岁的沈荣华是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筹备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纲领起草组专家。
建设世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
我们曾有过“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纲领”和“关于进一步加能人才工作的决定”等,这和此次颁布的纲领有何不同?
对此,沈荣华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日益清楚。“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人才工作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计划纲领。也是十七大之后,党中央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件大事。”
2002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纲领》,提出实行“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能人才工作的决定》,成为大力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沈荣华认为,纲领提出的“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意义重大。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国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请求。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方法由重要依附增加物质耗费向重要依附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而这一切最基本的就是人才。其次是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才争取战进一步加剧。加快人才发展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博得主动权的重大选择。未来中国发展,急切需要大批各类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重大任务的需要。第三是适应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只有把优良人才凑集在党的周围,才干始终带领国民走在时代前列,才干始终保持同国民群众的血肉接洽,才干始终成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刚强领导核心。总之,建设世界人才强国必将在更高起点上,把我国人才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而为全面实现小康、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供给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人才发展领导方针是个重大突破
纲领提出: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如何正确地把握和懂得这一人才发展领导方针?
沈荣华认为,在这6句话中,人才优先是贯穿于纲领的核心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纲领也就是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定位的一个计划。
对于这6句话,沈荣华还详细解读如下:服务发展就是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缭绕科学发展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增进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人才优先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兼顾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剂,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把施展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基本任务,以用好用活人才、进步人才应用效能为中心,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供给机会和条件。创新机制就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基本动力,坚决废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发明活力。高端引领就是要培养培养一批擅长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一批经营管理程度高、市场开辟才能强的优良企业家,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程度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导家,一批技艺高深的高技巧人才,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施展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全部人才队伍建设。整体开发就是鼓励和支撑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