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人才的事情不是少数人的事情,人才不是指在芸芸众生之上的精英,人才就在我们身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有用之才。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更、大调剂时代,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博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如果说在上世纪国际竞争重要是军事竞争、制作业竞争、贸易竞争、市场竞争、资本竞争,那么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更加集中在人才的竞争和高新技巧的竞争。”著名社会学者、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研究员分析指出,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纲领(2010-2020)》(以下简称《纲领》),并提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并非少数精英之才
我国事一个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改革开放30多年中,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但这种比较优势还重要是建立在低成本上,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知识技巧作用的日益加强以及我国人口结构的深入变更,低成本劳动力比较优势将难以持续。李培林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转变发展方法,必须大力进步国民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的素质,加快建立我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从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加快人才发展,就要培养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安排。”李培林表现,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器重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范畴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兼顾安排,就是要兼顾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巧人才、高技巧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培养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他告诉记者,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上看,人才的事情不是少数人的事情,人才不是指在芸芸众生之上的精英,人才就在我们身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有用之才。
《纲领》指出,“人才是指具有必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巧,进行发明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才能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人才并不只是少数精英之才,而是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和发明成为人才。”李培林说。
人才将成为转变农村面貌的新力量
此次纲领中提出要兼顾推动各类人才建设,并提出了六大类人才建设。作为参与人才计划编制工作的专家顾问组专家,李培林表现,在各类人才建设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巧人才、高技巧人才,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过去就比较器重,也比较熟悉。因此,他重点解读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的问题。
“农村实用人才”重要是指农村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还包含农村里的教导、医疗和科技推广人员,近年来,这支队伍进一步扩大到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
“不要小看这支队伍的作用,他们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农村面貌的一支新力量。”李培林以农村大棚蔬菜为例指出,过去没有大棚蔬菜这项技巧和该技巧不普及时,北方城市家庭到冬天只能吃萝卜白菜,家家都储存很多大白菜,政府还要搞菜篮子工程。大棚蔬菜这样一项技巧,也许并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也没有什么高新之处,但它不仅转变了农村千家万户的收入程度,也完整转变了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的生活方法。
李培林说明说,抓人才建设,当然要重点抓稀缺人才的建设,但稀缺人才,并不仅仅是能造导弹、火箭的人才,也应包含能发明、引进和普及像“大棚蔬菜”这样能转变亿万大众生活的人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