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出台《食用盐碘含量(征求看法稿)》,一位曾参与盐业体制改革的人流露,“这是一个晚出生十多年的标准。”因为盐业公司反对呼声甚高,一直搁置至今才得以出台。(8月4日东方网)
由于食盐仍属垄断经营,盐政管理机构盐务局和经营队伍盐业公司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盐业公司既当裁判又做球员,自然会通过权利垄断市场,牟取暴利。食盐供给被高度垄断,明显违背市场准入及公平竞争原则,剥夺了花费者的“投票权”,对行业发展极为不利。
盐业公司反对放开的理由,不外是加碘政策难以落实、工业盐可能进入餐桌、百姓生命安全堪忧等因素,而仔细甄别下,就会发明这些是危言耸听的谎言。如果根据这些借口,所有商品都有类似成果,岂不是都要回到打算经济时代去?可事实证明,只要市场规矩公平合理,行业开放后会因竞争而优越劣汰。因花费者拥有自主决定权,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而想法进步质量,商品种类也会更加丰富,市场必将进入良性循环。何况,工业盐已经放开经营,不仅没有呈现问题,反而增进两碱行业的快速发展,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开放食盐市场,彻底打破垄断“盐罐子”,会影响到盐业公司的利益,因此招致其极力反对。然而盐业垄断缺乏法理基础,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由于食盐具有天然的不可替代性,食盐按照垄断价格销售,就等于在花费者头上征收“食盐税”。对于因权利而形成的垄断市场,大众,有权利请求废除。而无论从市场发展来讲,还是保护花费者利益来讲,放开食盐市场都已势在必行。(江德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