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岛杯”首届红色运动会火种采集暨火把传递启动仪式已于8月5日在井冈山启动,并于8月7日在湖南省汝城县顺利进行首届红色运动会的火把跑动传递。8月10日,红运会火把将在下一站湖北省长阳进行传递。
8月7日,“天马岛杯”首届红色运动会在湖南省汝城县进行红运会火把接力跑动传递。在现场3000名群众的参与下,以濂溪广场为起点,经过5名火把手的接力传递,顺利抵达终点站——湘南起义策源地纪念馆。
首届红运会火把传递在汝城站的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当地领导高度器重并给予大力支撑,汝城大众也积极参与火把传递。这次火把传递的美满结束,不仅宣传了红运会对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群众体育的理念,也向全国展现了汝城县长久的红色革命文化、高昂的全民健身热情。
关于红运会火把传递汝城站运动背后的一些故事,采访了汝城县人大主任、党组书记朱惠芳。
火把手的选择要考虑到各阶层
8月7日,有5名火把手参与了首届红运会火把在汝城站的传递。第一棒火把手朱十弟是开国上将朱良才的孙子,也是汝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私营协会秘书长。第二棒火把手是刚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汝城一中学生王攸华。第三棒火把手邓海平是汝城县宏发矿产有限公司(民营企业)董事长。第四棒火把手李惠飞曾是08年奥运会火把手,也是汝城县体育局副局长。第五棒火把手李清健是开国上将李涛的侄子,居住在汝城县延寿瑶族乡新坡村。
关于火把手选择,据朱惠芳主任的讲述,第一棒和最后一棒火把手断定为开国上将的后代,象征对红色历史传统的弘扬。第二棒火把手选择新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这是寓示着对知识的接力传递,也是对年轻人不断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寄予的厚望。第三棒火把手是年轻的民营企业家代表,是对发展老区经济的展望。从学生、企业家、农民、干部等各个阶层挑选火把手,既是应用体育弘扬革命传统精力,也是借助体育增进老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首届红运会是红色文化的创意实践
汝城将组队参加比赛
“首届红色运动会是红色文化的创意实践,将红色文化与群众体育相联合,是革命精良传统的传承,是对爱国主义教导的加强。红运会召开也有可能成为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群众体育的契机,是一种非常独到的运动会模式。我们汝城县也将组队参加首届红运会比赛。”
在《爱莲说》的故地推广群众体育
8月6日晚,在湖南省汝城县第一中学体育艺术馆召开了隆重的红色运会火把传递欢迎晚会暨全民健身项目展现会。在欢迎晚会上,进行了腰鼓、擒敌拳、军鼓、健美操、街舞、武术、柔力球、太极扇和太极拳这9个节目演出。参与表演的阶级面广,有学生,有夕阳红文体协会,有武警中队,有县武术队,有村军鼓队,展现出高昂的全民健身热情和丰富的全民健身项目。
据朱惠芳主任流露,位于濂溪书院旁的濂溪广场是汝城大众平常开展群众体育健身的处所。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濂溪广场总是凑集了大批的市民进行各项体育健身运动。理学鼻祖周敦颐曾任汝城县令,并赋《爱莲说》,鼓励后代洁身自好、从善如流。在濂溪广场,汝城群众通过体育健身进行修身立行,发展各项群众体育健身项目。
打造湘鄂赣“红三角” 将汝城红色旅游与自然旅游有机联合
汝城县有着长久的红色历史文化,是湘南暴动策划地、朱范谈判合作地、南昌起义部队振军地、朱德革命征程发迹地、工农武装割据摸索地。“湘南起义”是以毛泽东率部队从井冈山一路向西,到湘南接应朱德成功会师结束。
朱惠芳主任在采访过程中提到,他最近到井冈山、崇义、上犹等地进行考核,和当地领导进行商谈,假想利用湘粤赣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整合湘粤赣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红三角”红色旅游圈。
2007年,汝城县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全部湖南省仅有两个县市入选。这里有濂溪书院、八角楼、绣衣坊、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红军楼等可贵的人文景观,另外也有国家4A旅游景区汝城温泉、南国百里绿色大峪谷、九龙江原始次森林、汜水山高山草原、天仙风景区等秀丽的自然风景。就像朱主任说的那样,汝城未来的旅游发展就是走一条红色旅游与自然旅游有机发展的道路,红色旅游激活了绿色产业,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既将汝城长久的红色革命文化继承发扬,又将汝城秀美的自然风光推向世人。
相关阅读